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最早的“开炉铸炮”地——白水塘岭铁匠炉遗址

时间: 2025-04-10   来源:金田起义历史遗址   作者:金田起义研究会
  • 白水塘岭铁匠炉遗址位于今广西桂平市白沙镇中心小学内。白沙圩为桂平西部一个较大的集镇距市区西南约26公里境内有郁江穿腹而过西与贵县大圩接壤水陆交通便利水产养殖资源及农产品丰富谷米最盛。白水塘岭在圩北约500米处南北长120东西宽约1001.52是一个荆棘丛生的红土壤小山坡因东北面有一口白水塘该岭因此得名。

    白沙镇中心校处于白水塘岭的边缘19751因该校扩建校舍施工队在岭东侧约20米处挖掘房屋墙基时发现了一片明显烧焦过的泥土并杂有木炭、铁渣等遗物。为此当地文博部门派人前往考古通过对已挖开的东西长3米、南北宽2米、深0.5米的坑口及出土文物进行考察并请教富有经验的铁匠师傅最后认定这些炉渣、炭粒系当年残留下来的打铁炉遗物并由此证实该地即当年拜上帝会众开炉铸炮的铁匠炉遗址。

    18507清道光三十年六月),拜上帝会发布总团营令要求各地会众时维十月初一日114前齐集金田,编制营伍准备起义。各地会众闻讯扶老携幼冲破清军和团练的拦截奔赴金田而行动最迅速的是石达开。他于8月初就回到龙山家乡仅用10多天的时间号召徒众千余人赴之20,石达开率众在奇石圩外的蚂蟥冲祭旗誓师起兵团营。在打败了六合村熊姓、卷蓬村苏姓的团练武装后龙山地区的会众出兵六乌山口声势震荡”。赴义之师过大圩时又接纳赖文光等一批农民然后进驻桂平白沙圩在那里竖木为东西辕门开炉铸炮……屯扎约三十余日而去”。

    可见在石达开响应团营率会众驻扎白沙圩期间的确曾开炉铸炮。对此地方志也多有记载石达开有会党千余盗铸军械于桂平白沙圩至是洪党遂驻白沙开炉铸炮月余乃去”。在访问当地群众时也有拜上帝会的人在白水塘岭铸过炮出过王的说法。开炉铸炮需要大量的生铁而在距白沙圩约3公里的石贵村狮胡屯就有一个铁矿开矿的遗迹迄今仍有留存。在同拜上帝共食天禄的宣教下矿工们不仅卖力挖矿以提供铸炮原料而且许多人还皈依了上帝教并同赴金田参加了团营起义。

    据记载拜上帝会曾在鹏隘山湴田、金田村韦昌辉家、山人村打铁坪、花洲上帝坪、陆茵村赖九家等地炼铁打刀枪但这些地方开炉打制的都是一般的大刀、长矛、梭镖等冷兵器而唯有白沙圩是开炉铸炮其生产的火炮是滑膛炮,属重武器”“热兵器这说明石达开不愧为具有远见卓识的军事人才他在举义前夕就有了利器克敌的意识讲求坚甲利兵、克敌制胜之法知道要打败在武器上处于优势的清军就必须制造重武器使用热兵器。在太平天国前期历史中这应该是最早开炉铸炮的记载及物证。

    经过在白沙圩30多天的努力工作石达开的队伍不仅打造出了克敌利器——大炮而且人数迅速扩充至4000余人其中除了龙山奇石徒众千余人还有龙山的1000多名矿工以及在反击外贼侵害中被动员起来的白沙及附近村落的广大会众队伍中有不少重要的人物如竹多塘村的秦日纲旧峡村的陈承瑢,白沙圩的林凤祥、梁立泰等他们在组织会众、响应团营中可谓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如梁立泰举家附义母亲、妻子及兄妹全都投军俱随营”并担任军职,他本人后因随军征战屡立战功被太平天国追封为吴王

    18509清道光三十年八月下旬开炉铸炮”告成并整饬会众队伍后石达开率领着这支已不下四千人”并装备了重型火炮的附义之师浩浩荡荡从白沙圩启程,取道赵里今蒙圩镇伯公坳过大湾肚渡北河黔江),经姜里今南木镇进入金田”,成为外地最早克期到达金田团营大本营的部队之一。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