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我国提出了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红色旅游,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红色旅游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抢抓机遇,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站在文化的高度来建设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
一、红色旅游概念阐述
1. 红色旅游的基本内涵
红色旅游,顾名思义,是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体。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革命优良传统文化,其载体是在革命老区留下的大量革命遗址、遗迹和纪念物。关于红色旅游的概念,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表述。一般认为,所谓“红色旅游”,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对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和遗迹的参观,使革命历史中许多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重大历史事件浮现在参观者眼前,印记在参观者脑中,铭刻在参观者心中。红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革命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可以促进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深刻的变化,进而起到对参观者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2. 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与拓展
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指顺应历史潮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切革命活动中凝结的人文景观和精神。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五四”运动 以来 90 多年的革命历程中,主要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所形成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物等历史遗迹和精神瑰宝。红色旅游拓展的内容范围可分为四个时期 :
(1)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1840—1919 年)。主要指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过程中形成的历史遗迹,如 :虎门销烟遗址、太平天国遗址、义和团起义遗址、辛亥革命遗址、甲午战争遗址等。
(2)革命战争时期(1919—1949 年)。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标志。这一段主要以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等革命遗址为代表,反映我们党推翻反动政权, 夺取全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历程。这个时期的主要精神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8 年)。主要以“两弹一星”、大庆油田、红旗渠、韶山灌区等为代表,反映我们党创造性的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制度,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奋斗历程。这个时期的主要精神有“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
(4)改革开放时期(1978—现在)。主要以深圳特区建设、浦东经济开发、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代表,反映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这个时期形成的主要精神有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二、红色旅游的基本特点
(1)学习性
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旅游是以革命圣地、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观光旅游为主体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 一直被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是新形式下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与一般旅游文化教育的自娱自教不同,红色旅游文化的教育往往是自觉领悟,主动体验,从而达到净化、熏陶的效果。红色旅游使游客在体验中寓教于乐,成为丰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2)故事性
故事性是相对说教性而言,它能使抽象、模糊的历史概念变得具体、鲜活和生动,从而增加受众的接受度和愉悦感。要妥善处理红色教育与常规旅游的辩证关系,其中的关键是以小见大,以人说史。贴近群众和生活,产生亲和力。因此,要深入发掘红色旅游中的历史人物故事,既要反映领袖、英雄等“大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更要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谛,使历史鲜活和丰满起来。
(3)参与性
参与旅游是旅游发展的趋势,红色旅游主体与客体的接触中会产生主动参与体验的愿望。而红色旅游文化对旅游客体的参与体验发挥着引导性的作用,从而使游客从自发的淳朴走向自觉的高尚。这种引导,不是外部强行灌输、行政命令,而是要有意识地通过互动、参与、体验等方式,设计具有教育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动态参与体验项目,努力再现当年场景,通过增强旅游客体的吸引力,让游客自愿投身其中,达到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接受教育,锻炼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
(4)文化地域性
红色旅游文化产生发育成长于原产地,尽管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但是本质上是土生土长的。同时所依托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原始自然性的特征。由于中国红色旅游资源大部分地处偏远,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至今依旧比较落后,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民风民俗基本上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原生态。地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 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也使红色文化传播保持一种与众不同的质朴本色,深植于人们心中,在情感上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三、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业意义重大,它既是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又是民生工程。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
红色旅游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集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发展红色旅游首先是一项政治工程,它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红色旅游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是教育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特殊课堂和鲜活教材,是新时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独特载体。
2. 有助于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所在地由于历史原因和所处区位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旅游业对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对于红色资源丰富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它有利于带动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等服务业发展,是公认的朝阳产业,具有“兴一业,旺百业”的功能。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 1 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 4 元收入 ;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 1 人,可增加相关行业 4.2 人就业。发展旅游业是功在当代、福泽后人,利在当地、惠及八方。
3. 有利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与稀缺性,它是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它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是独特的旅游资源。过去战争年代遗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自然及人为的破坏,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只会减不会增。加之,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一些建设性破坏难免发生,加快了红色旅游资源的流失。因此,特别要注重加强保护, 构成保护体系。科学合理地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意义深远。
四、开发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议
太平天国运动是 19 世纪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属于广义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我国顶级的旅游资源。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 1961 年经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列入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 14 个部委公布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二期名录,自治区将其列入广西六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当前旅游业正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开发金田起义遗址应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强化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责任意识,提高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科学规划设计旅游品牌,坚持综合开发原则,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把金田起义遗址建设成集太平天国历史文化研究、历史体验、休闲度假、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的 5A 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 增强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开发意识,树立红色品牌
从国家战略来说,红色旅游首先是一个政治工程,然后才是一项文化工程,经济工程。金田起义遗址所在地紫荆山区山清水秀,但只是因为金田起义而闻名,并不像桂林山水因自然之美而名扬天下。因此,金田起义遗址一定要站在政治文化高位,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发展定位,树立红色旅游软开发意识。金田起义所体现的“以和为贵”、“大同思想”,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因此,要在红色旅游文化上下功夫,加强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金田起义的精神内涵,用红色招牌引领旅游业的发展。
2. 坚持社会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协调原则
红色文化遗产资源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 是红色旅游开发中的高等旅游资源,它具有独特性、垄断性、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征。其教育意义要大于观赏价值。因此发展红色旅游要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重在历史的重现,同时要注意适度开发,避免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破坏,造成环境无法恢复。要切实加强红色旅游的保护意识, 积极开展革命纪念馆和遗址的维护修缮。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形成良性的发展。利用和开发好红色旅游资源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有效的保护和科学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综合开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
创意是旅游产品的生命,是旅游产品的魅力。红色旅游产品要在真、新、奇、特上下功夫。要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加大投入,利用光影等现代科技手段,重现历史,提高游客的参与度。注重教育性、观光性、时代性、参与性、体验性。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红色旅游产品不能就是看看遗址、看看照片展览就可以了。如果所有的旅游项目只是简单的停留在实物的参观,那么红色旅游的感染力将大大降低,教育作用将被大大削弱。要研究旅游者的审美观念和消费心理,要创新手段进行深度开发。注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性,探索旅游体验方式多样化,区域旅游产品可以通过参观遗址、听故事、欣赏电影、演唱歌曲、参与模仿攻城、寻找战场遗址,以及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等方式,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这样,游客不仅在游览中经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还能体味当地文化,饱尝美食、饱览风景。
4. 整合周边区域旅游资源,规划经典路线
发展红色旅游不能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而开发,而必须对区域内相关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区域周边的主要旅游景点进行有机组合。金田起义遗址周边旅游景区已逐渐发展成熟,有全国著名佛教圣地桂平西山、大藤峡生态旅游区、龙潭国家森林公园、白石山公园、北回归线标志公园等景区,届时应把所有周边景点科学合理地规划成经典旅游路线。金田起义遗址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广西旅游核心区,形成东有梧州龙母文化游,西有百色起义红色游,巴马养生游,南有北部湾海上风光边境游,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自然风光游,中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足迹红色游,南北响应、东西互动、中心突出、强强联手、极具吸引力的广西旅游经济圈。
要把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红色旅游景区纳入区内旅游圈,完善景区周边的基础配套设施是关键。首先是改善景区道路状况,建设桂平至金田一级旅游景观公路,提高游客车辆运载能力。同时加强与南广高铁桂平站形成对接,提高对外来游客的服务质量与效率 ;二是健全景区的配套设施,增设游客接待服务中心 ;三是设立导游培训基地,注重培养当地的旅游服务行业人才,不断提高旅游景区的服务水平。
(作者为贵港市旅发委党组书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