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回顾近代历史 弘扬爱国主义

时间: 2017-06-19   来源:戴逸《语冰集》   作者:戴逸
  • 1840年,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的利益,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接受不平等条约,割占香港。这是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蒙受苦难和凌辱的开端,从此,广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之中。

    众所周知,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侵略军抢劫了建筑宏伟、景色优美、收藏丰富的圆明园,并把它付之一炬。这是外国侵略者对中国犯下的又一桩严重罪行。40年后,即1900年,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出兵占领了北京。今天,我们回顾近代中国历史,不能不联想到一连串的国耻史、国难史。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史。无数爱国志士、革命英雄,为拯救民族危亡而英勇奋斗。敌人越是强大,越是凶狠,中国人民越是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百折不挠。爱国主义的浪潮,在近代历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这期间,有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太平天国革命和义和团运动,以及关天培、陈化成、冯子材、邓世昌等爱国官兵不畏强暴,浴血抵抗;有林则徐、魏源、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严复、孙中山、黄兴、秋瑾、章太炎等进步政治家、思想家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向西方学习强国富民之道,进行思想启蒙、维新和革命斗争;有爱国实业家张謇、杰出的科学家詹天佑和教育家蔡元培等先贤,为中国的富强进行了长期的奋斗。近代历史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遭到了许多的挫折和失败。经过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年轻的资产阶级,从西方取来了君主立宪或共和政府的方案,但它不适合中国的情形,不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在强大敌人的反扑下,资产阶级的改革或革命中途夭折,中国在长期的黑暗和苦难中徘徊、摸索。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才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才正确地选择了从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完全改观。历史潮流,汹涌澎湃,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铲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百年风雨,深重苦难。中华民族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长期斗争,不断探索,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缅怀过去,反思中华民族走过的路程,应当大力开展近代史教育,宣传爱国主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是人类最基本而极可贵的思想品德,是对自己乡土、亲人、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深厚感情,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责任心。这种思想感情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发育成长,世代延续,日益发扬,像长江、黄河那样宽广浩荡,源远流长。它是团结、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力量。

    今天,和中国近代史刚刚开始的时代根本不同了。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正昂首阔步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但是爱国主义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无论什么时候,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实现稳定、发展,进行"四化"建设,必须要有凝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必须团结一致,同舟共济,自尊自强,艰苦奋斗;要歌颂近代史上战斗不屈、为国捐躯的英雄志士;要发扬忧国爱民、不倦探索、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要宣传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中的发现创新,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优秀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总结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汲取历史上的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出来的。只有热爱祖国,关注民族的未来,才能很好尊重、发掘过去的文化宝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而越是深入学习、踏实钻研历史文化遗产,就越能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我们应当在全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人民,特别是青年了解过去,热爱今天,并努力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范畴。各个时代的爱国主义,既前后连续,一脉相通,又不断丰富发展,增加新的内容。今天的爱国主义则以拥护和热爱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社会主义使中国摆脱了贫穷、落后、屈辱的处境,现在人民已能过上安定的生活,社会主义日益显示其优越性,并且正在开辟着繁荣5富强的光辉前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拯救中国,能够振兴中国。所以,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是紧密相联、不可分离的。每一个真诚的爱国者都一定要坚定地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而祝福、欢呼,并为之努力奋斗。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