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奔浪滚,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滔滔长江东逝水,身为万里长江口第一镇的高桥,更为它波澜壮阔的历史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在高桥的屯粮巷村,在一座花岗石平台上,周围环以石栏,中央矗立着黑石的墓碑,碑之两旁立石柱,上置盖顶(石制屋顶),颇似古代墓葬前的石阙。这便是“太平天国烈士墓”,碑阴有记:“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历史条件下,太平天国除了担负起反对封建势力的任务外,更担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任务。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为了完成历史所赋予他的革命任务,曾作了英勇的斗争。他们的战绩是辉煌的。1862年忠王李秀成胜利进军上海,在这里有力地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势力。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牺牲在这一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太平天国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一九五四年修建时所撰。
清咸丰十一年(1861)冬,太平军在忠王李秀成和幕王谭绍光等率领下进军上海,他们从杭州、苏州出发,迅速占领了嘉定、青浦后,又攻克了金山、奉贤、南汇、川沙县城。同年十二月十一日(即1862年1月21日),太平军主将吉庆元、黄祥胜率兵进驻高桥,指挥部就设在高桥镇北街沈氏旧宅内。据太平军当时1862年1月21日吉、黄两将向忠王刘秀成禀报中说:“小官吉庆源与戴天安、黄祥胜已于十月十一日带领精兵驻扎北高桥。征剿土匪抵攻船炮,不日派员带领兵士前往吴淞口扎造圣营,待土匪扫清,炮船攻克,即行渡江进取上海。”
高桥是上海的咽喉,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攻守双方的争夺焦点。正月二十日,洋枪队华尔和英人何伯二人假扮成打猎者混入高桥侦查, 1862年2月21日,法国侵华海军司令柏罗德,率海军160人,携带火炮二门;英国驻华海军司令何伯率水兵350人,携火炮一门;华尔洋枪队有560人,乘轮船、炮舰至天燈口东岸登陆。在松江海防同知刘郇膏率地主武装的配合下,向驻高桥的太平军发起突然袭击,太平军已经在高桥镇建立了堡垒及炮台五六十处,进行抵抗,由数百名“老兄弟”及上千新兵,手持竹矛、大刀予以猛烈还击。侵略军纵火焚烧了镇上多处民宅。双方交战至二十六日,太平军终因武器简陋而失利,以致南撤。
此役太平军阵亡有百余人,但毙敌有8人,伤敌30余人,洋枪队副首领白齐文左臂也受刀伤,侵略军也撤回了上海,正月二十八日,太平军再度回攻高桥,也有战斗,至三月二十三日撤出,前后共87天。
高桥之战太平军共牺牲一百五十余人,遗体葬在镇北及屯粮巷等处。当地人称之为“长毛坟山”或简称为“长坟”。高桥屯粮巷是目前唯一发现的太平军牺牲将士的集体埋葬点,1954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在屯粮巷村原墓地修建“太平天国烈士墓”并立碑纪念,缅怀反帝反封建的太平军英勇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