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为正史和野史之说,正史是以祥实的史料为依据,而野史是以传说、神话、口传为依据,前者是专家学者,具有权威性,而后者是人民群众,具有民间性。
金田起义之迷,正史上像是解开了,但在野史上,却一直是个迷,正史是科学,野史也有它的科学性,如同正史是文化,野史也有文化,野史通俗易懂,直接、到点、到位,少了空洞和说大道理,少了故弄玄虚和无病呻吟,少了不知所云和抽象的概念。
太平天国起义无论是文学作品、影视题材、还是历史研究等各方面,几乎让人写尽写烂写遍,洪秀全与犀牛潭之间的关系,不少书中或者不少论坛也有提及,专门从洪秀全与犀牛潭这方面,惟独没有。
文化之根是神,就是因为传说和神话,而使普通的犀牛潭变成为不普通的潭,洪秀全一个普通人成为不普通的人。从文化之根,解读洪秀全与犀牛潭之迷,是比较特别的,也并非不是没有依据,在正史上找不到东西,就在野史里找到,野史的生命力,不比正史薄弱,它在民间广为流传,解读洪秀全与犀牛潭之迷,为什么要在犀牛潭开始?因为它是是金田起义之根,也是文化之根。
解读犀牛传说之迷
广西桂平市金田镇金田村的犀牛岭中,有一株榕树,榕树下有一个岩洞,这岩洞就是犀牛潭,犀牛潭本来是个普通之潭,犀牛潭旁边的一个犀牛岭,也是一个普通之岭,犀牛岭不高,只不过是普通的丘岭,还是一个小丘岭呢,地势也不复杂,犀牛岭周围,都是平原。犀牛潭更是一个普通之潭,水不深,面积也不大,随着风雨浸透和泥土的填积,面积越来越小,很难让人想到它与闻名中外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有关,更难想到它与金田起义的主要领导洪秀全有关。
犀牛潭没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它美在传说,没有“犀牛的神话”,它与普通的潭没有分别。世代被“犀牛神话”淋浴和洗礼的金田村人,靠的就是这文化之根,给予的灵性和灵悟,只是他们一直不知道这便是文化的起源,源远流长,源源不断。据金田村的老人世代相传:每隔60年,犀牛潭里就会出现一次“犀牛戏水”,只有福气的人才能看到。
因为没见过犀牛,金田村人对犀牛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头、脸、身、腿、各有各的说法,还有祭拜犀牛,心灵手巧的女人用剪刀在干净的白纸上,剪一幅幅犀牛,也有女人用稻草编扎一只只犀牛,不管做得好不好,形像不形像,金田村没人取笑,也不敢取笑,因为犀牛是神,神是至高无上的。那时候,金田村人因为贫穷落后,没钱上学堂的人多,对文化的认知太少,并不像改革开放政策好的今天,没有失学的人。
犀牛潭的犀牛,在洪秀全没到犀牛潭之前,金田村人都说是本村的韦昌辉梦见犀牛。据说韦昌辉小时候,每年夏天,都和村里的孩子们到犀牛潭游泳,有一天中午,韦昌辉找不到游泳的伙伴,就独自一人到潭里游泳。刚游了一会儿,就发现了有头水牛也在潭里游来游去,韦昌辉就骑到水牛的背上,居然在牛背上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岩洞,洞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钟乳石形成的奇形怪兽。从此,犀牛潭真有犀牛,迅速传开,金田村人认为韦昌辉是个有福之人,潭边的洞口就是“龙穴”。过了不久,韦家便找了个吉日,将祖宗的骸骨安葬在岩洞。希望祖宗保佑韦家出个读书人,光宗耀祖。
韦昌辉家发迹,金田村人认为是韦家祖宗显灵,所以,羡慕韦家过上好日子。
那时候,韦昌辉根本没有起义的想法,也没想到他的日子一天天地与这场起义走近。
当韦昌辉再游犀牛潭时,却也不见犀牛,连梦也不打,游离这梦,也游离这犀牛。韦家人见韦昌辉来回犀牛潭奔跑,说他是犀牛神附身。其实,他是想找犀牛,犀牛不会是像水牛,犀牛一定特别,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这是他的再初解读,只是解读不了这迷,也是文化之迷。如果他能解读,这场起义就是他领导了,而不是洪秀全,历史也将改写。
韦昌辉并不是犀牛附身,而是他发现犀牛潭有迷,苦于不能解迷。
那天,金田村忽然来了一个人,这人就是洪秀全。通过与洪秀全从交谈到交心,感到洪秀全不是解读犀牛潭之迷,而是揭秘犀牛潭之迷。
解读洪秀全的犀牛梦
解读洪秀全与犀牛潭之迷,首先得从洪秀全说起。
洪秀全从小就有一股“牛气”,他的牛气从广东创立拜上帝会,宣传“天国社会思想”,遭到挫折后,不得不来桂平相邻的贵县投亲。由贵县的表哥带到桂平金田村,认识了韦昌辉。洪秀全在金田村看到了希望,这希望就是犀牛的神话和传说。因为犀牛是正义、信仰、英雄、梦想的化身,他在广东创立拜上帝会,宣传“天国社会思想”,犀牛潭才是播种之潭。
金田村人崇拜犀牛,把犀牛当神。
那时候,金田村人在犀牛潭,一年一小祭,五年一中祭,十年一大祭。小祭的是用鸡、鸭,中祭用的是头牛,大祭的是用人,这人不是成人,而是小孩子。
这祭犀牛,让洪秀全有了对金田人的理解,也与他在广东创立拜上帝会,宣传“天国社会思想”,不但吻合,简直天人合一。
原来,洪秀全一直苦苦追寻的梦,现在才知道是犀牛梦。
洪秀全到犀牛潭之时,正是金田人十年一大祭。就在金田人把祭犀牛的孩子,正准备放下潭时,洪秀全拦阻了,并自己下潭。以前,下潭的人,几乎没生还,而下潭的洪秀全,居然活了过来。正史上没有记载,野史上,那是金田村的一些老人口传下来。因为这样,各说不一。因为为金田村,现在没有祭拜犀牛神这一活动了。
洪秀全这么下潭,一方面拯救了祭拜犀牛的孩子,另一方面拯救了自己。因为犀牛潭有犀牛的传说,因为洪秀全与犀牛有缘。正史上是韦昌辉揭秘了犀牛潭之迷,野史上,却是口传洪秀全揭秘了犀牛潭之迷。
解读金田起义成功之迷
因为有了犀牛潭,因为有了金田人对犀牛的崇拜,不要说是洪秀全,就是换成李秀全、梁秀全,这金田起义也成功,有人说金田这地方偏远,清政府疏于防范,是个起义的好地方。也有人说是官逼民反,也有人说穷山恶水,不反不能生存。这些听起义像是合乎情理,也很容易蒙蔽人,当中也有某些因素,并不是主要原因。也有人说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掠夺,造就了这起义的成功。
这时候,很需要解读,特别是对洪秀全成功的解读。洪秀全的成功,决不能忽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金田村的富户韦昌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韦昌辉是金田人,所以金田村人挺韦昌辉众多,挺洪秀全的人少。
当韦昌辉看到身为外地人的洪秀全,却置生命不顾,临危大然,这才是英雄,这才是犀牛,这才是犀牛神的化身,所以,一心想成就英雄梦的韦昌辉,却被眼前的洪秀全的精神感动,才决定成就洪秀全。
正史上提到的韦昌辉出钱做兵器,把兵器放进犀牛潭和在犀牛岭升旗,而这一切,正是韦昌辉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天国社会思想”,在在金田村才得顺利进行,韦昌辉舍小家顾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充分体现了金田人的团结精神,没有他的团结精神的带动影响,不要说洪秀全不能成功,更不能提及起义的成功。
解读金田起义成功之迷,这迷就是金田人的团结精神。也是洪秀全一个普通人成为一个不是普通之人,灵悟犀牛到人与神的有机融合的体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千百年来,犀牛潭的水从未干涸过,那是紫荆山脉和水脉源源不断地神流而入,活了犀牛传说。太平天国的奠基人之一冯云山,其中有名有代表性的诗联:“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就是出自他的大手笔。
解读金田起义失败之迷
新中国以前,统治阶级都是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统治中国,而不像新中国以民主治国安邦,男女平等,走共同富裕道路。不少正史上,有人说洪秀全在美女的包围中走向毁灭的,也有人说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也有人说战略决策不当,还有数不胜数的论点和理由。但在野史上,说的是洪秀全在天京定都后,心里没了犀牛,那是忘根忘本。听起来好像缺乏依据事实,可不无道理。因为金田起义的成功是韦昌辉起了一定的作用,犀牛潭可是起义的根,也是起义的本,这里不得不提到金田村另外一个人,从这个人的身上解读,会有意外的收获。
这个人就是李俊良。
据《桂平县志》记载,李俊良原名李俊昌,参加太平天国后因避北王韦昌辉改名俊良。他是金田村人,早年自开药铺,走村串门为群众治病,深受群众信赖与敬重。
1850年,李俊良加入拜上帝会,参加金田团营。1851年7月,太平军驻师紫荆山茶地村时,被封存中军长,负责军营中后勤事务及医疗卫生管理工作。1851年9月,太平军屯师永安州时,军中疫病流行,天王洪秀全身染重疾。当时,军中粮草奇缺,医药条件很差,李俊良精研医理,仅用一剂药就把洪秀全的病治好。他还发动当地草药医生上山采中草药,很快把疫病扑灭,因此被封为国医,职同将军。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李俊良擢升检点,为“典内医”之首,受命建立中央级医疗管理机构。他订定医疗制度,延揽名医,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医疗队伍。为了保证药物供应,他还组织力量采集材,在红纸郎大街设立总药库。同年6月,李俊良被加封,领恩赏丞相衔。8月,东王杨秀清眼病复发,日益加重,李俊良亲率名医宋耕棠等每天到东王府上杨秀清会诊,终于为东王治好眼疾,保全了一只眼睛。
1854年,李俊良被被封为“补天侯”,开创了历史上医生封侯的先例。时人有诗为颂扬:“参茯遂户搜遍求,才进刀圭病已瘳,郎豁清眸云翳净,奇珍新赐补天侯”。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李俊良死于变乱之中。1860年,太平天国追封他为“天朝九门御林开朝王宗杰天义”。
正史就是这样记载的,可在野史上,当地人口传李俊良是被洪秀全折磨而死的。因为,李俊良是一代国医,他诊出了天王的病,而且是病入膏肓,便开了一剂药,这药就是当归。那时候,正是变乱之际,天王不知自己有病,反而大怒把李俊良锁进天牢里,不让他吃饭,不让他喝水,李俊良在临终前,还在为洪秀全打脉,他打的是天国命运之脉,天王患了神经内讧症,必须伏下当归,回到犀牛潭祭拜犀牛神,才能拯救天国命运。
洪秀全一直没醒悟,“天京内讧”爆发,洪秀全假借韦昌辉之手杀杨秀清,又借众怒诛韦昌辉,最后逼走石达开。从此,天国元气大伤,形势日恶,终至一蹶不振。1864年(同治三年)6月1日逝世,时年52岁。十几天后,天京被湘军攻破,一场由洪秀全发动的革命运动,宣告失败。
这场起义的警醒发人深省,成功源于民族团结,失败源于不和谐。其次,是洪秀全忘了犀牛潭,那是起义的根和起义的本。
洪秀全是人,是民族英雄,但不是神,人有长处,也有短处,从神坛上还原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