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军撤出湖北后,集中兵力于江西九江,湖口,与湘军展开新的会战。1855年1月,在统帅石达开指挥下,太平军连续痛歼湘军水陆师,扭转了上游危急的战局。由于湘军主力全数调集于九江,湖口,留守湖北后方的清军只有杨霈所部五六千兵勇,战斗力较弱。石达开看准敌人后方空虚的致命弱点,在会战获捷后,立即转入战略反攻。他令九江,湖口将士拖住湘军,遣北岸秦日纲兵团迅速乘虚挺进湖北腹地,猛击湘军后方,开创新的西征战局。
1855年1月28日夜,秦日纲兵团于黄梅再次击败清军,乘胜焚毁敌营。2月2日,石达开令罗大纲自湖口渡江,占领小池口,先后两次打退湘军进犯,秦日纲兵团实力更强。2月12日,战略反攻行动开始。罗大纲分兵千余,沿江西上龙坪,武穴。16日,罗大纲,秦日纲挥军西进,直逼广济。清军闻警即溃。捻军叛徒李士林毙命,杨霈亡命蕲水。18日,罗大纲,秦日纲会师于蕲州。次日,杨霈再逃至巴河,黄州,西征军占领蕲水。21日,杨霈败退至汉口,西征军乘胜追击,克复黄州。杨霈以防西征军北上为名,亡命德安。23日,西征军追抵汉口,汉阳,清军兵勇弃城而走,“汉口一带火光四起,接连十数处”,“龟山上下,遍地黄旗”。西征军轻取汉阳。是为太平军第四次攻克汉口,汉阳。同日,西征军占领武昌县。一旬之间,湖边沿江州县皆被收复。
3月1日,陈玉成率部由蔡店西进,占领汉川县。次日,沿汉水西上,进至荆襄门户--沔阳州仙桃镇。荆州将军官文急派4000余名兵勇驰援。3月9日,西征军在仙桃镇大败清军,杀练首林天直。官文复派副都统贵陞东援。陈玉成乘胜进抵天门岳家口。3月18日,贵陞领兵至潜江,20日,进犯渔泛洪,岳家口,西征军数千人横冲截断,使敌首尾不能相顾,大败清军,阵斩贵陞,“荆郡民心震动”。官文急派协领安贵驰向丫角驿防堵。西征军北上荆州。22日,西征军攻克天门县,两日后退出。同时在岳家口搭浮桥,过汉水,转进潜江县境。由于陈玉成主力西进,战线拉长,鄂东空虚,清军乘虚反扑。3月7日,知县刘棨带兵勇攻陷蕲水,17日,汉川亦为知县卢慎徽等夺取。
石达开,秦日纲令韦志俊在南岸转入反攻。2月25日,韦志俊在田家镇渡江,由富池口西占领兴国州。3月19日,遣丞相钟廷生攻克通山。14日,再克崇阳。同时分兵占领通城,咸宁,蒲圻等县,鄂东南地区重入太平天国版图。这样,省城武昌陷入孤立,韦志俊挥师北攻武昌。时省城内外清军万余人,其中,巡抚陶恩培率2000人据城固守。韦志俊由兴国,通山挺进青山,再由青山直插塘角。4月4日,太平军逼近城北武胜门一线,大炮齐轰,架梯抢登。守城兵勇迅速溃窜,争相缒城而走,“外兵亦逃”,陶恩培与知府多山自尽,太平军三克武昌。是日夜清军副将王国才回援武汉,军抵武昌,尚不知省城易手,呼门入城,在蛇山前遭西征军痛击。次日,王国才退扎城外。
西征军突然迅猛挺进敌后,使清廷震动,咸丰帝严旨湘军回援武汉。曾国藩前后难以兼顾,“四省合防,以剿为堵”的战略彻底破产,遂决定调整战略,自率主力在九江,湖口坚持进犯,力保江面,令胡林翼为统率,督水陆湘军8000余人回援武汉。同时分兵两个战场,控制上游江面。杨霈败逃德安府,稍作喘息,立即凑集5000余名兵勇进驻蔡店,并分兵防守孝感。官文派魁玉领兵由西东犯。这样,清军杨霈,魁玉会同胡林翼从北,西两路进逼汉阳,企图夺回武汉,挽回溃局。
西征军采取以攻为守,先发制人的运动战略,有韦志俊驻守武汉三镇,陈玉成率万余将士为机动兵团,向鄂北实施机动,打击败将杨霈。“牵制北路之兵,使荆,襄兵勇不能遽集汉口。”3月30日,陈玉成再占江川。次日,分遣将士进抵新沟,在刘家隔击败湖北清军,乘胜追至长江埠,又痛击杨昌泗部清军。杨霈再度由德安北遁随州,杨昌泗收集残兵,枯守德安。于是,三路清军会攻武汉的计划因杨霈军溃而夭折。4月2日,陈玉成挥师穷追,攻占应城县,旋即进扑德安。5日,攻克德安府,6日,再克云梦县。杨霈又遁往枣阳。
陈玉成此时兵力不足,遂在德安山坡港,马平港等处筑墙设卡,构建防线,转入守势。杨霈遣清军出平林市攻德安。4月24日,清军夜袭德安得手。5月12日,陈玉成反攻,占领杨店。次日,击败清军于陈家巷,再据德安,并北占平林市。15日,太平军进抵随州洛阳店。并在德安城外设卡拆桥,安置木桩,声称要西进安陆,北上襄阳,以牵制清兵东下。17日,18日,清西安将军扎拉芬,副都统常亮率援军先后进扎随州城东望城冈。这样,随州清军增至15000人,杨霈着手反攻。一路6000名兵勇进犯德安,以为牵制,另一路沿汉水东进,直趋汉阳,陈玉成等未登杨霈行动,抢先发起攻势,5月28日,指挥七八千将士进攻平林市,长林岗,打败杨昌泗等军,杀至马平港。29日-30日,陈玉成乘胜进抵随州淅何店,击败訥钦军,旋即于望城冈再败敌援军,清军溃不成军,遁往五里墩。5月31日,陈玉成围歼五里墩清军,击毙清援军统帅扎拉芬,乘势克复随州,杨霈败入河南唐县。至此,清军反扑计划胎死腹中。咸丰帝惊恐恼怒,下诏将杨霈革职,补授官文为湖广总督,授副都统绵洵为荆州将军,并调西凌阿驰援荆襄。6月14日,咸丰帝再授西凌阿为钦差大臣,督办湖北军务,以绵洵帮办军务。以满族将帅代替汉族官僚,彻底改组了前线指挥班底,企图挽回败局。陈玉成连续作战,屡挫清军,显示了卓越的统帅才能,为西征战史谱写了新的篇章。陈玉成见战线太长,兵力分散,而且屡战不歇,将士疲劳,决定收缩战线。6月17日,撤出随州,退守德安,休整补给。7月8日,官文至襄阳就任湖广总督,西凌阿于7月下旬入鄂,进扎随州马平镇,主持湖北军务。8月6日,驿营长林冈,谋犯德安。10月,绵洵驰抵西凌阿军营,集结在鄂北的清军与步兵增达一万数千人,士气回升,声势复振,向陈玉成兵团发动新的攻势。
7月22日,23日,云梦,应城相继为团练攻陷,德安与武汉交通线遂被切断,陈玉成兵团陷于孤立。韦志俊立即从汉口抽派二三千人北援德安。8月14日,陈玉成率近万名将士,分三路出击三坡港敌营,清军“望风披靡,守兵越城逃走”,营盘被太平军扫荡殆尽。陈玉成乘胜追击,再占平林市,收降原北伐军叛变将士千余人。8月17日,西凌阿,绵洵败退随州。清军反攻计划又被陈玉成突然进击所粉碎。满族将帅也不争气,咸丰帝深感失望,将西凌阿,绵洵革职留任。官文惊悉败讯,急派兵勇5000人由应城北援,并飞咨西凌阿:“收集溃散兵勇,坚壁堵御”,从南北两路夹击,“以图先克德安,再图武汉。”
自9月中旬韦志俊大破金口湘军大营后,鄂北西征军也再次进攻。10月16日,德安守军千余出城攻敌,分兵抄袭清军后路,几将敌军包围。19日,守军数千人再次出击,包围颜朝斌营盘,“势甚凶猛”。西凌阿派兵救应,颜朝斌始得解脱。21日,守军由东门突出2000人,并在城外村内设伏兵千余人,夹击西凌阿军,清军败溃,在马队驰援下,守军始撤回城。26日,陈玉成又率近万人,分三路进击三坡港西凌阿军营,敌军“全行溃败”,步队弃营逃亡。西征军追殺至平林市,路遇清军马队,退回府城。
进入冬季,因罗泽南援鄂,胡林翼围攻武汉,军情紧急,德安将士被征调赴援省垣,守城兵力急剧减少,只能牵制城外清军。陈玉成屡出小队攻扰,与清军长期相持。11月上旬,又分兵出城,占据义塘,陈家店等处,“为犄角之势”,准备撤退。其时,总制陆长年,监军马超群叛变投敌,官文乘机遣谍入城,勾结叛将以为内应。11月13日,清军三路直抵城下,敌内应在城内四处放火。陈玉成见势难守,于“夜间乘风雨大作”,潜出南门,经孝感撤回武汉。至此,西征军基本退出鄂北。官文督师进逼武汉。
1855年3月至11月,陈玉成兵团转战鄂北达八个月之久,逐次挫败杨霈,拉扎芬,西凌阿等的进犯,有力牵制着湖北清军南下,积极策应力武汉地区西征军的军事斗争。
鄂北战史表明,陈玉成具有独任一面的统帅才能,他机智勇敢,行动迅猛,屡次主动先发,创造了多起以弱胜强的成功战例,为西征军后期战局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