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金田起义在桂平市金田村的爆发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金田起义爆发160多年来,民众中一直流传着众多关于金田起义的民间故事,分析这些故事的存在的背景,具有的特点、影响,对于进一步开展太平天国史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金田起义爆发虽然已经过去了160多年,但在金田起义爆发地的桂平市及周边的贵港市、平南县等市县,至今还流传着众多关于金田起义的民间故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贵港、桂平、平南三市县文化部门组织力量搜集编辑民间故事集成,其中收录了关于金田起义的民间故事26篇。这些民间故事主要发生在金田起义爆发前后这段时间。金田起义民间故事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深入研究这些民间故事,不仅有助于了解金田起义发生的时代背景,而且从中可以看出当地民众对金田起义的普遍态度。总体来看,这些民间故事塑造了金田起义众多英雄人物行侠仗义、为民作主、机智勇敢的正面形象。 一、行侠仗义,为民作主 十九世纪上半叶,桂平、贵港、平南、武宣等地受清朝政府的残酷剥削,民众生活十分困难,但又敢怒不敢言,不敢反抗。冯云山、洪秀全到桂平之后,一边传播拜上帝教思想,一边行侠仗义,为民作主,深得当地民众拥护。民众中流传着“洪秀全智散刘家圩”、“冯云山脚踏社公社婆”、“冯云山除夕写对联”、“冯云山三立孔夫子神位”、“洪秀秀排难解纷”等故事。洪秀全智散刘家圩的故事描写了洪秀全智斗大财主刘家兄弟,解散刘家兄弟自造圩子,维护民众利益的故事。冯云山除夕写对联的故事表达了民众对志存高远的冯云山的赞许。冯云山脚踏社公社婆的故事反映了冯云山不信神鬼,只拜上帝的思想。故事是这样描写的:冯云山初到金田地区活动时,村民对冯云山说的上帝还不大相信,而只供奉社公社婆。人们相信,社公社婆,相传是天上的神,下凡到人间,是一村之主,逢年过节,或喜庆盛事,各家各户都要去烧香敬拜,祈祷它赐福保平安,谁得罪了社公社婆,谁就要受到惩罚。村中群众,不管男女老幼,在社公社婆面前,不敢乱说乱动,更不敢有一星半点的侮辱言行。有一次,人们对冯云山说:“冯先生,你常说上帝好,给穷人造福,那么,它管不管我们的事呢?”有的问:“冯先生,你说除上帝之外,其余都是邪神,那么,你敢不敢踩一脚社公?” 冯云山等大家稍静一点之后说:“皇上帝是天下凡间大共之父,他当然要管我们村中百姓的事,还要管天下凡间穷苦百姓的事呢。只要我们听皇上帝的话,就一定会有出头日子。社公社婆、甘王一类都是妖魔邪神。这些东西有嘴不会说话,有脚不会走路,怕他们做什么呢?踩它几脚又何妨?”说完,大步向社公走去,一脚踏在社公头上,微笑着同大家谈天。大家见冯云山自豪得洋洋得意,无不睁眼伸舌,一时鸦雀无声。冯先生又说:“你们那么虔诚敬拜社公,祈祷他保佑风调雨顺,赐福保平安,可是,盼来盼去,眼都望穿,结果怎样?去年天大旱,大家烧了几多香,下雨了吗?给你们幸福了吗?你们都看到了吧,几多人卖儿卖女,几多人病死。”冯云山越说越激动,惹得赶路的人都要停下来听一听。 大家听了冯云山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但又暗暗为他担心,认为他一定会被神灵惩罚。有的甚至打赌,说不出三日,冯先生就要卧床不起。 时间一日一日地过去,第三日又过去了,村里的人看到冯云山仍然天天拾牛屎、猪屎、狗屎,精神奕奕,好象更加龙马精神,非常敬佩,都说冯云山威星真大,神仙都怕他。从此,冯云山脚踏社公社婆的故事,就在村里村外传扬开了。 二、礼贤下士,广招将才 分析金田起义初期能在很短时间之内攻城略地、直取南京、进逼北京,取得辉煌战绩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洪秀全、冯云山等反清志士们能够礼贤下士,结交和招揽那些有胆有色的人才,使其为自己效劳。杨秀清、石达开、胡以晃等著名将领都是在洪秀全、冯云山的诚意之下被吸引进起义队伍的。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这样的故事。例如,洪秀全千里访鹏呔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洪秀全多次查访杨秀清,最终感动杨秀清而让其加入拜上帝会的故事;冯何梅园结义描写了冯云山到象州百丈村何震川的情景;一条黑蔗引起的故事描写了韦昌辉、石达开礼遇从博白、陆川赶来参加起义的将士的故事;石达开祭旗的传说描写了石在达开焚香祭拜旗子使旗子自己站立起来的神奇故事;冯云山铁耙浮水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冯云山用计使铁耙浮出水面而使胡以晃拉起反清大旗的经过。 洪秀全千里访鹏呔的故事是这样的: 传说一日晚上,洪秀全在家里睡得正熟,梦见一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人到他床前讲:“洪秀全,你该出身了,快点执行李到广西桂平鹏呔山找烧炭杨聚义吧!”讲完又吟了一首词:“一统江山,百零八里丰,满朝文武,三十六全……” 洪秀全刚想出声问几句,老人就讲了一声:“只照去做,自会应验。”就不见了。洪秀全惊醒起来了,再也睡不着,就开始打理行装。 第二日一早,洪秀全就出发了。走了不知几多日子,他来到广西桂平的金田,住在古林社曾高四家。他一面帮曾高四做散工,一面暗中查访鹏呔山烧炭杨。当时很多人不知道鹏呔山这个地方,曾高四也说:“鹏呔山未曾听说过,鹏化山就有一个,不知是不是它?”洪秀全也想,鹏呔,鹏化只一字之差,怕是自己梦中听错也不一定。这样他就入了鹏化山。 洪秀全从鹏化山水口的平山一直访到水尾滑平山,从农福大花顶一直访到罗寿花洲村,行了两年,还找不到烧炭杨。但他结识了蒙德恩和吉文无等吉氏三杰。鹏化不少文人武士成了洪秀全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好友。 洪秀全在鹏化山查访不着烧炭杨,就返回金田。回来的时候,正碰着曾高四病死了,金田附近姓曾的人都来吊丧,紫荆山花蕾曾屋的人也来奔丧。他们知道洪秀全是个外来的不第秀才,又通礼识义,满肚墨水,就请他到花蕾童馆做先生。 当时是冷天,紫荆山一带落了大雪。洪秀全在童馆里冷得要紧,就想买木炭烤火。洪秀全在堂上问学生,邻近有谁烧炭卖。有一个学生告诉他:“鹏呔山烧炭杨有炭卖。”这就叫担炭来。 第二日一早,烧炭杨担着一担木炭来到花蕾童馆。他见到童馆门口写着一副对联:“暂借荆山栖彩凤;聊将紫水活蛟龙。”烧炭杨连声叫好:“好对,好对!”洪秀全在里面听到声音之后就走了出来。烧炭杨讲:“洪先生,我是烧炭杨杨秀清,担炭来了。”洪秀全一望他,见他生得武高武大,与众人神采不同,快快把他让入书斋,客气了一番。杨秀清接过洪秀全为他递上的茶讲:“不敢当,不敢当。我一个山野村佬,要你这样重待,实在不敢当。”洪秀全讲:“你不用这样讲。其实大家都是兄弟。我也是从广东逃荒来的,只是识得几个字,靠童馆混口饭吃吃,和你又有什么分别呢?”两人就倾谈起来,一直谈了很久都不舍得离开。 洪秀全找到杨秀清之后,越谈越齐心,就一起在金田、鹏化一带组织“拜上帝会”。他们这个“拜上帝会”很快就拉到不少人。有一年,平桂两县春涝秋旱,大众穷到了极点。洪秀全他们见时机到了,就着手举大事了。后来的“金田起义”就是这样爆发了。 民间故事一般都有其虚构或夸大的成分,往往把一些故事情节说得让人心动、浮想联翩。贵港和平南民间就流传着两个“铁耙浮水”的故事。故事都是讲洪秀全和冯云山使用计谋吸引石达开和胡以晃加入“拜上帝会”经过的。有一天,洪秀全到武宣通岭圩,遇上了石达开,邀石达开一同出去做大事,推翻清政府,替天行道。两人同回到那帮村石达开的家。石达开拿来一副铁耙,扔到鱼塘中说:“如果铁耙浮在水上,我就跟你出去干大事。”结果铁耙真浮在水上。石达开于是同意参加太平军,后来成为翼王。 另一个故事是讲冯云山用计使铁耙浮水而使胡以晃拉起反清大旗的。故事是这样的:洪秀全和冯云山在一次走访中认识了考举落第的平南县武庠生胡以晃,很想拉他这个人才共举大事。一日傍黑,冯云山来到平南山人村与胡以晃交谈,两人下到小河洗牛、耙。洗着洗着,胡以晃说:“哎呀老兄,人的罪过真是太多了,我说你们拜上帝会若然真是能够洗得掉人的罪过,就真是太好了。如果真有这一日,我看就是铁耙沉落水底,也浮得出水面了。”云山见他这样说,知道他话中带话,就笑着说:“老兄呀喂,又开玩笑了。你考不中武举,关铁耙屁事吗?拿它来出气。当心石头打石头打出火来呵!不过讲完又讲,它要是真的浮出水面,你又怎么办?”以晃听完,一对鼻孔呼呼出气。到底他是个义气人。他用力甩开铁耙,右手一劈水面说:“它若真能浮出水面,我胡某甘愿不要家产田地,加入拜上帝会。开什么玩笑!”云山听完心里一阵欢喜,说:“好汉的话出自好汉口,好汉的话出口不回头!”以晃也大声说:“你若能叫铁耙浮出水面也算是条好汉!”云山说:“好,明早我帮你使牛,看它能不能浮水!” 第二日朝早,鸡刚啼过三遍,冯云山就起了床,背起铁耙、牵着牛,来到田里使起牛来。他赶牛耙了几块田,天还没有亮。他心里想:现在应该是铁耙浮水的时候。他喝停牛,卸下牛套,把牛放到河边去吃草,自己“嗖”地从背后抽出一把光闪闪的鱼尾大刀,腾身就跳入河边的密林里去了。胡以晃睡到一觉醒来,听闻山上传来几声虎啸,猛想起昨日傍黑跟云山打的赌,吓得快快起身。他走到牛栏一看,牛不见了,昨晚放在屋檐下的铁耙也不见了。他立即明白了,快快回屋拿了件衫穿上就冲出门去。他到了河边,远远望见云山头戴一顶看鸭笠,牵着牛在吃草。云山见以晃过来,笑着说:“我要把铁耙从河底捞起来呢。”以晃听了发了个突兀,擂了一拳云山说:“算了,不提它了。我都讲了嘛,铁耙又怎能浮水呢?”以晃话未讲完,云山已经走入小河。他双手往水底一捞,抱起一块大石头,铁耙跟着“呼噜”一声,从水底浮出水面。以晃看到眼都大了。后来,他就加入拜上帝会,成为太平天国的一员勇将。 三、精心筹划,准备起义 金田起义爆发前夕,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将领加紧操练兵马、秘密制造武器、聚拢各地志士、筹集钱粮,为举事做足了准备。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故事。比如,石达开练兵的故事讲述了石达开尽心操练兵马的情节;杨秀清脚踏神风鞋的故事讲述了杨秀清偷偷运送武器到金田的神奇故事;挂羊头卖狗肉的故事讲述了韦昌辉秘密打造武器的情节;韦昌辉迫上梁山的故事讲述了韦昌辉被迫举家参加太平军的情节等。这些都是当地民间广泛流传的故事。关于石达开练兵的故事是这样的。 石达开是广西贵县人。他很早就参加拜上帝会,在贵县、白沙一带积极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金田起义前,他带领一支拥有三千多武装齐全、训练有素的队伍参加太平军,洪秀全看见这支队伍,十分高兴,并命石达开专门负责加紧训练天军。 当时,各地拜上帝会在团营金田,每天都在营盘上练兵。石达开要求非常严格。他常教育部队,功夫要练到家,十八般武艺,样样俱精,并能做到言传身教。传说他练马非常奇特。除了要求战士快跑、俯身跑、卧跑外,还在地下放着一把刀,骑马的战士扬鞭催快马,马飞跑到放刀的地方,战士即踩着马鞍蹬子俯身拾刀。谁能拾刀到手,又不掉下马来,就算练得一手硬功夫,获赏铜钱三枚。练得第一手骑马硬功夫后,还有第二手,把装进炮筒里的铁丸子一颗放在草坪上,马跑如飞.当跑到放铁丸子的地方,谁能俯身拾到铁丸子,又不掉下马来,就是练得第二手硬功夫,获赏铜钱五枚。第三种硬功夫就是逐步升级,把小小的一枚铜钱放在地上,战士跑马飞奔,当马飞跑到放铜钱的地方,即俯身去捡铜钱,谁捡得铜钱在手,马技算是到家了,获赏双料酒一樽。 石达开因为练兵严格,一丝不苟,天军训练有素。金田起义后,他训练的军队即成为太平军的主力,充当先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杀得清军失魂丧魄,闻风而逃,为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立下了赫赫战功。 杨秀清脚踏“神风鞋”的故事是这样的:杨秀清有一次为了招待冯云山上山打山鸡,在山上拾到了一双“神风鞋”,他穿上这双“神风鞋”,身子轻飘飘的,如腾云驾雾,脚下生风。笫二天,杨秀清穿起这双“神风鞋”,挑起百多斤重的兵器,轻飘飘的,并不感到沉重吃力,再多加一百斤,才正合力气呢。自此后,他挑起二百斤重的担子,脚下飘洒着一层白露,犹如腾云而去,谁也赶不上他。于是,杨秀清挑选了十多个壮士,每当傍晚时分,他就带领着十几个壮士偷运兵器走出风门坳,山风呼啸,从山里吹出山外,淹没着他们的行息。就这样,第二天早晨从金田营盘缓步回山里,山风徐徐又从山外吹进山里,不用十多天,便把大批兵器运到金田营盘的“犀牛潭”藏了起来,准备举事起义。 四、机智勇敢,大败清兵 金田起义爆发之后,在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韦昌辉、萧朝贵等一大批将领的领导下,太平军在金田地区取得了几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民间流传着不少太平天国将士机智勇敢、不畏强敌,巧设妙计、大败清军的故事。比如,洪秀全巧计退清兵、火把吓跑王作新、洪宣娇智闯寿春堂、智离虎口、松木火炮炸清兵、韦铁牛冇两手、肖朝贵装“鬼”等故事,表现了太平军英勇善战、斗志斗勇的气概,也说明了太平军在民众中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力。 洪秀全巧计退清兵这则故事描写了金田起义爆发后,太平军回师金田时发生在风门坳的一场战事,主要讲述了洪秀全机智地运用了风门坳的强风阻击清兵的故事:却说太平军回师金田那年,那帮清兵没命地追来,欲与太平军在风门坳决一死战。洪秀全当即和冯云山等一帮部下商量。洪秀全说:“我欲借风门坳奇风大败清兵,汝等有何高见?”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洪秀全见众人议论得差不多了,于是插进话来:“我认为,风门坳的奇风是自古就有的,如果发挥它的怍用,利用风力把尘土泥沙,吹向清兵,那敌阵必然大乱……”话未落音,冯云山和石达开马上击掌叫好:“这个办法使得使得,快动手做吧。”洪秀全即刻派几百个精明强悍的人,挖泥、挑沙忙开了。 待清兵临近,洪秀全一声令下,那泥土、泥沙,被兵士们用铁铲用力向上一抛,而呼呼作响的风便一下子把它们卷走了。一时间,敌阵中尘土飞扬,一个个清兵的眼睛被灌了泥沙,揉不得,越揉眼泪越出,谁个不哭爹喊娘连天。洪秀全站在风门坳上看得真真切切,大旗一挥,成千上万的太平军便跃出战壕,如猛虎下山,冲进敌群,一下子东砍西斩,清兵死伤无数。 洪宣娇智闯寿春堂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故事把洪宣娇描绘成足智多谋、柔情侠骨的女中豪杰,表达了民众对太平天国将领的喜爱之情。 故事描写太平军从象州退回到金田之后,受到清军四面包围,三江圩团总王作新,奸险狠毒,出谋献策,把新圩、安众、南木、垌心、思义等圩镇的谷物杂粮,高价买空,运回其彩江园寿春堂大粮库,企图饿死太平军。为了解决太平军粮饷奇缺之危,洪秀全在莫村傅家寨指挥部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由肖朝贵、洪宣娇带领兵马进攻寿春堂大粮库,夺取粮食回营。 洪宣娇打听得王作新于一个月前死了原配夫人张氏,正准备娶崇羌里渌竹村赵府中美貌十分的千金淑女赵玉莲续缘佳偶。于是洪宣娇上演了一出冒充新娘智闯寿春堂的好戏。 这一天,春日睛丽,洪宣娇在龙圹坡埋伏一支军马,专等赵德护送侄女赵玉莲过府与王作新成亲的礼队到来。正当赵家的礼队吹吹打打行至龙塘坡黑松林的时候,洪宣娇领伏兵一齐杀出,将赵家礼队一个不漏的押回太平军女营,以酒肉相待,那个“押礼公”赵德叫苦连天,不准走动半步。而洪宣娇则按计把自己化装成赵家小姐,坐入花轿当新娘,肖三妹、苏四娘化装成陪嫁娘,肖朝贵好不舒服地被迫从命化装为“押礼公”,其余轿夫、挑夫、吹鼓乐手等,全都由男女太平军代替,一支礼队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的朝寿春堂而去。 待一应礼节完毕,王作新正要迫不及待地举手去揭开“新娘”的盖头布之际,洪宣娇迅即把盖头布掀落地上,手握匕首朝王作新心胸刺来。吓得王作新匆忙用力以手掩挡,但臂上已挨了一刀。外边肖朝贵听到动静,立即指挥太平军动起手来,杀死几个团练后,直奔南门栈桥杀来,手起刀落,似刀削西瓜,砍掉守门差役,放下吊桥。早在寿春堂外埋伏的杨秀清,见得府内大乱,领太平军杀进寿春堂来。清军头目,上宾贵客,从醉中惊醒,各顾逃命,呼娘喊爹,哀天哭地。可幸太平军不伤杀老小家眷,亲朋戚友者一一宽恕,大部分团练见太平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明大义的都当即参加了太平军。杨秀清、肖朝贵、洪宣娇带领太平军杀散清军和团练后,即打开西厅大粮库,开仓济民。 洪宣娇智闯寿春堂,夺得陈粮百石,充实军饷,大振军威。这边,又救济饥民,大得民心。太平军转危为安。洪宣娇智勇双全,大得义军及百姓的赞誉。 结论:金田起义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金田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取之不竭、长期存在的。民间曾经流传着和正在流传着的关于金田起义的故事为这种精神财富的延续提供了丰富的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