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期,冀王石达开离开天京,转战四方,曾途经云南进入四川。太平军路过云南的部队分三支。 第一支为李福猷率领,为太平的侧翼部队。1862年,清同治元年春,冀王石达开所属,李福猷部3万人首先从黔西进入镇雄境内,折向川南掩护石达开率领的主力部队,在云南省绥江县大汶溪造桥渡金沙江未成。 后来改道云南省大关县,于翠华、出水洞一带受到清军民团的阻击,加上石达开主力部队失去联系,复经彝良、镇雄出云南境。 第二支为石达开率领,为太平的主力部队。1862年9月,清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率领太平军10多万主力部队,沿遵义、毕节地区进入镇雄境内,途经芒部,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深受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 石达开率部攻克四川筠连、高县后,于12月26日,占领横四川宜宾横江镇,驻军楼群坝等地。当地群众积极支持。次年1月8日,石达开率水陆两军强渡金沙江。陆路军在中嘴、牛皮滩与清滇军杨发贵部、水路军在金沙江与川军陆步云部鏖战,但因清军众多,太平军三面受击,伤亡惨重,于当月12日由水富的高滩坝、大漕甲撤回横江镇、楼坝等地,休整后退入云南省盐津县境内。横江之战,杀死清军无数,太平军损失4万多人。 1862年,清同治元年,沿金沙江进入永善,攻占县治副官村(今云南省绥江县)。同年冬月进驻永善县城(今莲峰),长达2个月。次年正月,离开永善。 1863年夏历正月初,清同治二年初,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领兵离开永善,至大关县境大湾子兵分双河、天星和黄葛、雄魁,两路抄袭县城。因官军民团凭险阻击,未能取胜。 后来经过云南省彝良、永善进入昭通洒渔河一带,设大本营于黄泥坡,驻军于贤乐湾。昭通守备兼中军谢国相纠集知府夏廷楫、千总李闻喜勾结梭山豪绅张奉谊,坚壁清野,设伏围击,乘大雪派假向导将太平军诱出梭山。在鲁甸县城97西北公里的梭山镇大条条竹林石岩。1863年3月清同治二年正月初,石达开率太平军从昭通洒渔河经鲁甸古寨、梭山,行进至大竹林渡江。这里地势险峻,前有巧家拖车石壁,后为鲁甸梭山陡岩,中横牛栏江。太平军将士因饥寒无援,误食凝冻桐油中毒,遭清军伏兵围击,伤亡较大,后经彝良镇雄出云南。 1863年,清同治元年初冬,太平天国冀王石达开部一万余人先后两批由云南省会泽进入巧家,冬月初四攻厅城。据守在双河、红路黑岩子一带的巧家同知张锡璜、维西通判吴荣喜闻讯增援,中途接战丧命。太平军在巧家驻扎2个月后,于同年底至次年正月先后经龙王庙、老渡口、彳嘴子渡金沙江入川。 第三支为赖裕新率领,为太平的侧翼部队。1862年11月,赖裕新部4 万人经云南宣威、东川到昭通地区的巧家县,从蒙姑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的西昌地区。 太平军过云南,历时两年,波澜壮阔,令人惊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