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有一个很大的声势,但却给观众的期待浇了一瓢冷水。笔者作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发现受调查的大部分人都看了第一集(说明大家还是对这部片子抱有很大希望的),但是往后看的人却越来越少,到最近两集,除了对太平天国史有专门爱好的人,几乎无人问津了。为什么一部花大投入的“大制作”却落得如此下场呢?其实,这种趋势早就可以看到:今年初,一部《新西游记》曾经牵动多少人的心,但最后也是让人大失所望。由此可见,金钱并不能等于艺术。过去我们老强调别人外国、香港的片商肯花大价钱,所以拍出来的片子好看,但是我们也曾经用很少的钱拍出很好看的片子,
比如老《西游记》;我们现在也有不少钱用来投资影视了,但却拍出《新西游记》、《太平天国》这样不中看的片子——他们的编导仗着有钱,在艺术上很不严肃,在《新西游记》时就开始自作聪明地乱加情节,到《太平天国》更是发展到“戏不够,爱情凑”,使人物形象不伦不类。当年播放老《西游记》、《围城》的时候,我还嫌编导没能将原著中的妙处尽数拍出,但是现在才明白,那正是编导的严肃之处:拍不出来,或者不好改编,干脆忍痛删掉,老老实实拍戏,不自作聪明。因为他们知道,对于这样的大题材或者名著,没有大才华,是不敢乱加情节的,弄不好就弄巧成拙。二月盒写历史小说,自觉没有能力写的地方,就干脆绕过去,比如历史人物的私生活,这就是一种严肃的艺术态度。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比小说更难把握,更需要严肃的态度,但是我们的“天才”编导却大笔一挥,写出连历史学家都闻所未闻的情节,也许是想象《三国演义》那样“三分史实,七分虚构”吧,但可惜的是,没有能像《三国》那样虚构的部分比史实更精彩,却恰恰是“狗尾续貂”,虚构部分远远不如史实精彩。最后落得“历史剧”也不像,“戏说剧”也不像,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一锅夹生饭。有钱也不是这么个糟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