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太平天国的灭亡与上海楼市的崩盘

时间: 2015-12-24   来源:   作者:
  •  

    开发商是打出来的

     

    1862年,太平天国的军队接连三次打到上海,引起居民大恐慌,大伙怕“长毛”砍头,像潮水一洋逃进租界。这回去租界避难的不光是上海人,还有苏州人和南京人,粗略统计在10万人以上。难民去而复来,楼市死而复生,曾经空置的小木屋被洋房东用更高的价格租了出去,卖鸦片的洋行再次干起房地产,租界土地严重紧张,地价房价联袂飞涨。当时法国驻上海领事描述了法租界的情形:“法租界长期以来不被注意的地皮突然变得身价百倍,所有出卖的地皮都被争相购买,……地皮价格抬得很高,最初每亩地卖200两已经被认为很贵了,现在即使卖1200两,买主还是争先恐后。”[1]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更多的洋行从事了房地产开发,租界之内开发商林立,计有:老沙逊、新沙逊、怡和、仁记、兆丰、公平、太平、通和、德和、有恒、泰来、荣康、孟吉礼、永顺、长利、元芳、和记、裕盛、隆茂、锦名、字林,等等。这些开发商不再建造小木屋,改建两三层的小楼,砖木结构,小小天井,门口上方用石头发券,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的“上海石库门”。早先开发商只租不卖,后来他们既租又卖,有钱的华人可以把一所甚至多所楼房一次性买下来,然后再分租给没钱的华人。

    在我们中国,房地产开发这门生意出现得并不晚,拙著《千年楼市:穿越时空去古代置业》开列专章讲述过古代中国的开发商,其最大特色就是只租不卖,多数为个体经营,没有出现类似公司的形式,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专业的开发商。在我看来,专业的开发商出现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出现在1862年的上海租界,被战争所催生。

    太平天国一亡,上海楼市就崩盘了

     

    专业的开发商也好,不专业的开发商也罢,在暴利当头的时候,都很难看清楚未来的形势。事实上,在江南富人仍在源源不断地搬进租界的时候,太平天国已经危如累卵,战争即将结束的迹象已经显现,可是开发商们认为租界里的虚假繁荣还将一直持续下去,房价还将一直上涨,所以他们的开发规模也一直在扩张。谁知在1864年,太平天国灭亡了,江南战事平息,租界里的难民再次返回家园,新建房屋再次空置,在建的房屋也纷纷停工,许多开发商破了产,从事土地投机的中国买办也血本无归,开始有人跳黄浦江了。租界里的银行、租界外的钱庄,因为在牛市时期把资金放进楼市,这时也出现危机,11家银行有6家濒临关门。紧接着是1866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一些资金雄厚、经营多年的大洋行也不得不倒闭。表面上看,成也房产,败也房产;实质上,成也战争,败也战争。

     

    辛亥牛市

     

    清朝末年,武昌起义,南方诸省纷纷独立,满清王朝轰然倒塌。在某些地方,汉人百姓受旗兵和满人欺负已久,这时趁机报复,冲进“满城”放火杀人,给满清贵族和普通旗民造成了大恐慌,包括皇族在内的大批满人惶惶然逃进革命党人和北洋军阀不敢冒犯的租界区,像大连、青岛、北京的东交民巷、天津的日租界和英租界,都成了满人的避难场所。上海开埠较早,租界较大,更是逃难首选,有钱的遗老不仅在此买房定居,还把带来的钱财存进设在此地的外国银行,于是上海租界的房地产市场又一次繁荣起来。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