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太平天国诸王列表

时间: 2014-12-21   来源:   作者:
  • 序:

    王爵是太平天国的最高爵位。洪秀全从拜上帝教义出发,认为只有天父上主皇上帝才是帝,人间之主称王足矣,故金田起义时自称天王,托言受天真命,由皇上帝所封。1851年12月17日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东王有权节制诸王,诸王地位有序,东、西王一等,南、北王二等,翼王三等。1854年5月,封秦日纲为燕王,6月封胡以晃为豫王,燕、豫王四等,二人旋被革爵。前期王爵,除韦昌辉因天京事变被处死削爵外,余皆世袭。天京事变后封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以挟制石达开。石达开回天京辅政,曾被晋封义王未受。旋又削去洪仁发、洪仁达王爵,有永不封王之意。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乃封之为干王,随后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蒙得恩为赞王、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1861年春计有十王。后越封越多,且有王加头上三点以为小王” 之封。至天京失陷前,封王达二千七百多人。滥封王爵破坏了论功行赏的原则,造成朝政紊乱。另据太平军将领,昭王黄文英被俘后供称,太平天国王爵自天王以下分为五等。东西南北四王、翼王、干王等执掌朝纲,是一等王;英王、忠王、侍王等执掌兵权,是二等王;康王、堵王、听王等善战的,是三等王;恤王等为四等王;那五等王一概都叫列王。

     

    李秀成(1823──1864)或作寿成。广西藤县人。原名以文。太平天国后期极其杰出的军事统帅。1848年至1849年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1853年定都天京后,为杨秀清所识拔,举为右四军帅,旋升后四监军,随石达开往安徽安庆安民。次年春,调守庐州,擢殿右二十四指挥。后升二十二检点、地官副丞相。1856年2月,随秦日纲赴江苏镇江解围,寻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天京事变后,移军镇守安徽桐城,升地官正承相、合天侯。次年春,打退围敌,北上六安、霍丘会合捻军。石达开离京出走后,封副掌率、合天义,与陈玉成同主军政。以奏请严法令、肃朝纲、明赏罚、轻赋恤民、择才而用,罢黜洪秀全长次兄、仍用石达开等,被革爵,经朝臣力谏复职。12月,奉命往镇江救出守军。1858年春,出京至皖调兵,旋升后军主将。7月,在枞阳集会,议决与陈玉成部合兵共解京围。9月,自全椒抵滁州乌衣,与陈部会师击败清兵,进占浦口,再破江北大营,复克扬州。11月,随陈部驰援安徽三河,重创湘军。次年春,因守将叛变失浦口,闻变急返夺回。12月,封忠王,旋入京同洪仁玕商定围魏救赵之计,以解京围。1860年3月,率部奇袭杭州,清军中计往救,他立即回师天京城外。5月,合数路大军再破江南大营,乘胜攻克江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太仓、松江,直逼上海,但对列强存在幻想,终为所阻。10月奉命西征,执行不力,延至次年6月才到达湖北武昌县,致使会师武汉失期,影响严重。后转攻浙江,年底克复杭州。1862年春,率部连克江苏奉贤、南汇、川沙等地,逼近上海,同中外敌人激战。5月,自太仓反攻获胜,不久进逼上海县城和租界受挫。以洪秀全严诏摧促回援天京。自10月中旬起,同围城湘军大战四十多天,因缺乏军衣军粮主动撤军。次年3月,进军安徽巢县,旋攻六安不克,折往寿州,退兵。返回苏州后,对部将投敌活动不加制止,避走丹阳回京,建议让城别走,遭拒绝,留城防守。其妻舅宋永琪、叛徒陈得风通敌事泄,他宽容、掩饰。1864年7月天京陷落后,护送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为掩护幼天王安全撤退,将座下战马让与幼天王,自已另骑不力之马,以至与大队失散,逃入荒山,因奸民出卖被俘,送至曾国荃军营。曾国荃深恨李秀成坚守天京使其久攻不下,及李秀成被俘,便着短衣,握锥子,猛刺李秀成,又令兵勇执刀割李秀成胳膊和大腿上的肉。李秀成血流如注,但凛然不动,骂道:曾九,各为其主,且兴灭无常,今偶得志,遽刑我乎?后在狱中亲写供词《李秀成自述》数万言,叙述太平天国历史,总结天朝十误,希图保全太平军余部,分化瓦解清政府,但被曾国藩窥破。8月7日,被曾国藩凌迟处死。

    陈坤书(?──1864)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1854年,为太平天国殿前功曹副侍卫,驻安徽巢县。后随李秀成转战皖、苏。1858年参与摧毁江北大营之役。1860年2月,随军进占安徽广德,留此驻守。旋封求天义。4月,随李秀成等经江苏溧阳、句容,取淳化镇。5月,破江南大营。后守苏州,负责主持苏福省军民事务。次年围宝山,攻镇江,又逼松江。任副掌率、后军主将。1862年1月,闻李秀成回苏州,走常州,封护王。不久,合洪春元等渡江力攻浦口、六合,围扬州,未克而退。次年2月,被调至江北九氵亻犬 洲。夏,战于江苏江阴杨舍沙山,退走黄塘,复援江阴,寻退。11月与林绍璋等自天京出击失利,转而往援无锡,败回。后坚守常州。1864年4月,大败常胜军与淮军。5月城陷,奋勇抵抗,被俘后在李鸿章面前昂然直立,拒绝投降,愤然指出:要不是戈登及其军队协助你作战,我定叫你毫无办法从我手中夺取这城池。随即被凌迟处死,首级挂东门示众。

    陈炳文 安徽巢县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转战皖苏。1858年9月,参与摧毁江北大营之役。1860年2月,随军进占安徽广德,留此驻守。寻封朗天安。6月,随李世贤攻克浙江嘉兴。9月,与陈坤书取平湖,寻退。次年10月,随李秀成克浙江余杭。12月,升朗天义,参与占领杭州。随后封忠孝朝将。1862年3月,取江苏金山,次月,合谭绍光率部战于上海七宝、松江泗泾等地。寻封听王。5月,随李秀成等占嘉定、南翔镇、泗泾,再逼上海,受挫。11月,又激战于嘉定黄渡、青浦白鹤港一带。次年退守杭州,1864年3月,弃城走德清,寻进围徽州,攻屯溪,并抵江西德兴海口。5月,占弋阳,围贵溪,旋败于铅山,走东乡。8月13日,在金溪附近白杆村降清,为参将。后不详。

    周文佳(?──1863)一作周文嘉。广西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为绍天豫。1860年6月,同赖文光率部占领江苏青浦。后赴浙江杭州,转守绍兴,封宁王。1863年1月与何文庆等击败常捷军,该军继任统领、副将买忒勒与英国海军参将定龄亦重伤死。3月绍兴失守,西走萧山,再退。后往江苏苏州,12月4日,与郜永宽、汪安钧等杀害谭绍光,献城投敌。6日,为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郜永宽(?──1863)即郜云官。湖北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1854年,加入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麾下。1860年,为主将,5、6月间,随军东下江苏丹阳、常州、苏州。8月,攻上海,转援浙江嘉兴。10月起,转战于皖、浙、赣。次年,参与战领杭州。1862年,与谭绍光等克江苏南汇、川沙,逼上海,旋在川沙高桥、上海七宝等地战败撤退。5月,随军占嘉定,逼近上海;并与黄文金等围松江。6月,攻上海,失利退苏州,赴会商解天京之围。10月援天京,参与攻雨花台湘军军营。12月,同林绍璋等攻浦口。同年封纳王。1863年3月,随李秀成至安徽巢县,继攻庐江、舒城、六安,折往寿州,抵天长,回天京、苏州。9月,率部占无锡荡口,不久,随李秀成攻大桥角,退黄棣,回援苏州。后暗中通敌,12月4日,与汪安钧等刺死谭绍光,献城投降,6日,为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汪安钧(?──1863)湖北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加入太平军,隶李秀成部。任天将。1861年12月底,参与攻占浙江杭州之役。次年1月,留此驻守。后封慷王。1863年4月,合钟万信等击败浙江按察使刘典于皖南休宁长林,复在徽州潜口受挫,走黟县、太平,随后回守苏州。11月28日,与总兵程学启会于洋澄湖畔议降,并透露苏州城内叛降阴谋。12月4日,与郜永宽等反对继续作战,并首先刺杀坚持抵抗的谭绍光,合其同伙献城投降。6日,为清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伍贵文 太平天国将领。1862年被封比王,1863年12月4日与郜永宽、汪安钧、周文佳、汪有为、范起发、张大洲、汪怀武等杀害谭绍光,向清军投降。6日,为清江苏巡抚李鸿章所杀。

    钱桂仁(?──1866)一作钱贵仁。安徽桐城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又名德胜、得胜、安邦、百顺。地主分子。参加太平军后,为李秀成部将。1860年,任忠殿承宣、慷天燕,10月,奉命代守江苏常熟、昭文,管理民事,所派乡官,多由地主豪绅、书役、地保等充任。次年,为慷天福,在江苏巡抚薛焕策动下,同熊万荃、李文炳、徐少蘧等密谋叛乱,未逞。12月底,参加攻占浙江杭州,接着留此驻守。1862年擢慎天安,升慎天义、佐将、朝将,受天军主将。又与常熟、昭文守将骆国忠准备叛变。次年1月,至苏州营救被囚禁的徐少蘧,骆国忠先行献城投敌,他被派往常、昭招降旧部,旋即退回。1864年春,封比王。3月底,在杭州降清。任为都司,与太平军为敌。1866年1月,在广东嘉应州被击毙。

    黄子隆(?──1864)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1860年,封皎天侯。7月,与陆顺得等占江苏松江。1862年,封潮王。11月,合谭绍光等与清军战于嘉定、青浦间的黄渡、白鹤港一带,失利。次年1月,因常熟、昭文守将骆国忠献城投敌,遂同李秀成、谭绍光自苏州往攻常熟,寻破北门,西门敌营。4月,解围撤兵。6月,与陈坤书等赴援江阴杨舍镇,并奉命屯军江阴、无锡间,以援苏州。旋率部退沙山。8、9月间与陈坤书等进援江阴,遇阻,随与谭绍光等出苏州反击,被却。他复败于东亭,退守无锡。12月,无锡陷,率众巷战,与子德懋为淮军所俘,牺牲。

    黄金爱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1861年4月,与吴定彩等从安徽天长,江苏六合一带往援安庆。次月,随陈玉成至桐城联系救兵来救,失利。后封纪王。1863年3月,随李秀成自天京至安徽巢县,拟攻安庆,入湖北,迫敌从天京撤兵。4月,进围无为石涧埠,寻撤围转攻庐江、六安,折往寿州。6月经天长、江苏仪征、六合、江浦及浦口返京。10月,复随李秀成直趋无锡大桥角作战,遇阻而退。12月,与英国人呤口利离无锡赴上海采办兵船。后不详。

    邓光明(约1830──?)湖南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1860年,封僚天义,随军转战苏、浙。次年,升主将。10月,参加攻占余杭。12月,占领杭州,驻此留守。1862年,封归王。2月,释放在杭州被俘的清浙江布政使林福祥及总兵米兴朝等,并赠送银两,送往上海。11月,合谭绍光等战于江苏嘉定黄渡、青浦白鹤港一带,失利。次年5月,自浙江石门进援富阳受挫,退回杭州。10月,往援余杭,不利而退,随后在杭州继续抵抗清兵进攻。1864年1月,再援余杭,又败。4月,在石门降于清浙江布政使蒋益澧。寻参与攻陷湖州,后不详。

    刘肇钧(?──1865)广西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参加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1860年,封逢天安。6月太平军克江苏苏州后,改这一地区为苏福省,他任民务官。次年,擢逢天义、忠逢朝将。1862年1月,奉命图沪,率部至嘉定,逼宝山,抵吴淞,进向英租界,见英国侵略者有备折回。4月4日,在七宝附近王家寺为英、法军及清兵所败,撤往南汇周浦。17日退川沙。后守昆山,封凛王。1863年5月,奋勇抗击常胜军与清兵的进犯,旋以正义镇失守被迫撤往苏州,又走常州、丹阳。次年5月,同朱兴隆等率部抵浙江昌化,受挫退至安徽宁国县、徽州,复走江西德兴,弋阳,又败。后随李世贤南下,经粤入闽,克漳州。1865年2月占漳浦。5月,城陷自尽。

    朱兴隆 广东清远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初系广东三合会成员。1854年,参加起事,围攻韶州府,未克。1855年夏,往湖南,不久至江西,加入太平军。约于1857年后,随石达开独立行动,自赣赴浙、闽、湘、桂。1860年1月,和谭星等脱离石达开东走,转战于粤、湘、赣边境。12月,入闽,占武平。次年4月,抵江西,与李秀成会合,隶其麾下,随军战于浙江、江苏,并参与救援安徽安庆之役。后封利王。1864年3月,同林绍璋等援常州,又取福山,逼无锡,败常胜军于华墅。5月,与刘肇钧等抵浙江昌化,走皖南,入江西,战败。寻同李世贤会合。8月,和汪海洋在抚州许湾为敌所败,转占新城,走南丰、瑞金。10月,围宁都,转入福建汀州境,据濯田,后取平和、永定。1865年4月,克诏安,寻败退广东大埔。6月,在嘉应州龙虎圩降清,并改名朝安。后不详。

    汪海洋(1830──1866)安徽全椒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初为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将。1857年随石达开出走,直至广西。1860年夏,同石决裂,自广西返回,北上湖南,与傅忠信、谭体元部会合,转入江西,旋自率部进浙江,复返江西。次年,与李秀成会合,隶其麾下。10月,自广丰东走玉山入浙。1862年,为康天义。次年升朝将,镇守富阳,城失后,援余杭。1864年2月封康王。3月,从余杭撤往德清。后走昌化,入皖南,转至江西。占瑞金等地,抵福建汀州境的濯田。12月,败清兵于汀州、上杭、连城间的南阳、新泉、马洋洞,进占杨家坊。1865年3月,南走上杭、永定。5月,入广东大浦,复折回,激战于永定狮龙岭,损失甚大。寻走上杭、武平、至广东镇平。7月,擅杀李元茂,继又惧罪刺死李世贤。9月,退往平远,入赣龙南,经粤、赣边境,12月,进取广东嘉应州。1866年1月,在作战中受伤。2月1日,伤重牺牲。

    陆顺得(?──1865)一作顺德。广西藤县人,一作广东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加入太平军,后隶李秀成部,转战皖苏。1858年参与摧毁江北大营之役。后封认天安。1860年擢认天义。3月,与谭绍光、吴定彩等为先锋攻克浙江杭州。旋占皖南建平,趋天京。5月,参加再破江南大营之役,为大佐将。复随军东下常州、苏州。8月,会合援军又取松江,攻上海,遇阻,往援浙江嘉兴。继返苏州,授南破忾军主将。10月,随李秀成西征。次年夏,退江西,入浙江。10月,领军夺萧山。11月,克绍兴,驻此镇守。1862年,封来王。8月,赴苏州会商军略,后进击安徽。1863年随李秀成援无锡,旋败退。次年春,走浙江孝丰,和李世贤由昌化往皖南。寻退浙江,入江西。天京陷后,战败南走,占福建永定、龙岩。1865年2月,败走漳州。5月,走广东大浦。复与李世贤败于永定塔下。不久,入粤克镇平,走平远,折往江西。再进广东,占长乐。9月,被叛徒林正扬擒送清军,牺牲。

    蔡元隆(1839──?)湖南岳州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1854年加入太平军。1860年,为仁天安,随其岳父李秀成东下丹阳、常州、苏州。后进逼上海遇阻,转援浙江嘉兴,返回苏州。不久随军西征,自天京入皖南。后经江西、浙江,复进赣。次年由江西进入浙江,取余杭,旋升主将。1862年,参与占江苏嘉定等地,旋攻上海,并赴苏州会商解天京之围。1863年,封会王。2月,在太仓击败常胜军和湘、淮军。4月,以城诈降,击伤淮军统领李鹤章。次年2月,降于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更名元吉,并反戈攻桐乡,被击退。旋为通叛。6月,犯湖州,寻败,被围于思溪。8月,游水逃出,所部死亡殆尽。

    吉庆元 广西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初参加太平军,为石达开部将。1857年后,随石独立行动,自赣赴浙、闽、湘、桂,封豫爵。1860年9月,与彭大顺等率部脱离石达开,由柳州东泉经雒容、永宁趋义宁。后出广西,进湖南,经赣入闽。次年9月,在江西铅山和李秀成会合,隶其麾下。旋封大佐将。随军攻取浙江绍兴等地。1862年1月,转战苏南地区,擢扶朝天军主将。寻于川沙高桥受挫。5月,升朝将,领军攻南汇失利。10月,进援天京,攻雨花台湘军军营,寻退。后封养王。1863年3月,随李秀成到安徽巢县,旋攻无为石涧埠、庐江、舒城、六安不克,折往寿州、天长,复回天京,后往皖南广德。次年天京陷落后,同洪仁玕至江苏溧水、东坝,迎幼天王洪天贵福回广德,趋湖州。旋合黄文英等拥洪天贵福返广德,复与洪仁玕等走宁国县。9月,抵浙江,转赴江西,至铅山陈坊。后不知所终。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童容海 本姓洪,加入太平军后,因避洪秀全讳改姓。安徽无为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初系石达开部将。1857年后,随石达开独立行动,自赣赴浙、闽,复返赣入湘、桂。为观天豫。1860年9月,与彭大顺等率部脱离石达开。后出广西,经湖南、江西至福建。次年5月彭大顺牺牲后,在转入江西途中,他杀将士以立威,自封燕爵,贪暴凶残,冒功夺权。9月,于铅山与李秀成会合,隶其麾下,随军攻广信。后封主将、天将。转战浙江,取杭州。1862年1月,封保王。旋又擅杀将领十余人,焚掠杭州城,走余杭。继赴安徽宁国府城东,对杨辅清孤军作战,坐视不救。7月,袭取广德,举城降清,复姓洪。9月,走宁国府,为清游击。次年春,随鲍超败杨辅清等于宁国府。后升总兵。1864年8月,同鲍超在江西金溪附近招降陈炳文等。后不详。

    李明成 广西藤县人。李秀成胞弟。太平天国后期大将。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1861年,为忠王宗、酎天义,继封开朝王宗。1862年4月,合谭绍光等与英法军、常胜军战于上海七宝、王家寺、罗家港,又战于松江泗泾,不利。7月,奉命率兵自苏州援天京,攻雨花台附近的湘军获胜。次年7月,封扬王。由天京援苏州不利,旋复败于无锡坊前、梅村。1864年天京陷落后,曾与洪仁玕等护幼天王洪天贵福自溧水、东坝走安徽广德,转至浙江湖州。又同黄文英等拥洪天贵福复往广德,走宁国县。9月,抵浙江昌化,占开化,转入江西铅山等地。次年5月,与李世贤等在福建楚溪安下受挫。7月,会合汪海洋等于广东镇平分水坳作战失败,退回镇平。后不详。

    谭绍光(1835──1863)广西桂平人,一作象州或平南人。壮族。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为太平天国末期大将。后隶李秀成部,转战皖苏。1858年参与摧毁江北大营之役。1860年3月,随军攻克浙江杭州,旋回师歼灭江南大营,并东下江苏丹阳、常州、苏州等地。时为健天安。后参与西征,转战于浙、赣。次年5月,进占瑞州。12月,再克杭州。约是年封主将,健天义。1862年1月,进向江苏松江,取奉贤、南汇,围吴淞,逼宝山、上海。2 月,在高桥受挫退出,继败于奉贤南桥、松江泗泾等地。5月,率部攻占浙江湖州。6月,封慕王。合陈炳文等克江苏青浦,并随李秀成直逼上海,失利退回苏州。8月,以青浦失守,率部反攻,并再逼上海,遇阻退往嘉定。11月,战于嘉定黄渡、青浦白鹤港一带,败退。1863年1月,与李秀成进攻常熟。后坚守苏州,11月,大败常胜军于娄门外。12月4日,在苏州被叛徒郜永宽、汪安钧等刺杀。

    黄隆芸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下大将。封为祥王。在大桥角战斗中落水牺牲。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