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意义。洪秀全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震撼了世界,遍及18个省,席卷大半个中国,一直战斗了14年,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马克思、恩格斯、孙中山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马克思在《论中国》一文中,称它是“东方革命的曙光”。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中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是“保存中华民族的人民战争”,从这个战争“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孙中山称洪秀全是革命前辈的伟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旧民主革命的旗手。彭德怀元帅说自己是受太平天国的影响而参加革命的。美国密执安州文学院院长何雅伦教授则称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比美国南北战争还要伟大”。新中国成立后,金田起义历史画卷被镌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影响重,历史意义深远。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作为这场波澜壮阔、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金田起义地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列近代革命遗址类第二位。1995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布金田起义地址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是广西重要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有着独特丰富的历史内涵,每年吸引着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对它们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在拉动整个贵港乃至广西的经济发展中将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时代赋予了金田起义历史遗址的保护、管理、展示和利用,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乡情教育、发展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迫切性和必要性。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主要包括金田起义地址、太平军前军指挥部旧址三界庙、北王韦昌辉故居、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古战场等,这些遗址已成为重要的革命遗址纪念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和知名度,然而由于岁月久远,金田起义地址自然损毁严重,营盘夯土城墙长期被雨水冲刷而逐渐剥蚀、崩塌,城墙的宽、高逐年萎缩;太平军密藏武器的犀牛潭由于泥沙的淤积,水面日益减小,水深变浅,杂草丛生;现存的金田起义陈列馆建于1979年,二层建筑面积252平方米,规模小,结构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陈列内容也少。三界庙内的图片展览已经老化、发黄,十分陈旧。现北王韦昌辉故居是1987在原址修建的纪念性建筑,规模和形式不符合金田村中同时期的建筑风格与韦昌辉财主家世的史实。傅家寨、古林社、风门坳古战场等遗址由于长期被雨水冲刷,侵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看不出原貌。
存在的这些问题引起了自治区及我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以来,在自治区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港、桂平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了遗址和周边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修建了长5公里宽4.7米环犀牛岭柏油公路,在犀牛岭上修建了长1800米的防护栅栏、门楼和进行了部分区域的绿化工作,建设了700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垃圾中转站1座、环保公厕3座,维修了太平军前军指挥所三界庙,重修了北王韦昌辉故居围墙120多米,另外还征集了部分太平天国文物,组织力量编制了《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保护规划》,该规划已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同意。但是由于该项目工程浩大,需要投入的资金巨大,加上地方财力有限,致使目前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与时代的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令许多领导、专家学者、游客乘兴而来,遗憾而归,这一珍贵的历史遗址没能在人们文化需要日益增长的今天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尽快做好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主要项目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对历史遗址等文物的维护修缮、环境整治、有效管理、改善展示设施,优化文物的保存环境,使之成为一处历史文物得以有效保护、服务设施完善、环境协调、地方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景点,对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品牌项目。
(一)重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纪念馆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原有的陈列馆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建筑质量差、配套设施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纪念馆展示与参观的需要,建议予以拆除建新馆。新馆定位为地级市历史专题纪念馆,新建纪念馆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与要求。计划其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保护规划》要求选址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南端,建筑外形、风格请有关专家重新设计。
(二)在纪念馆内举办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陈列展示
1、纪念馆陈列展示内容
陈列内容以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为主,太平军北上出广西的内容为辅,突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的主题和特色。一是把已经收藏的文物、文献资料和多年的科研成果放进陈列中去。二是开展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文物调查,把经过普查已经掌握的流传在民间的有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时期的文物征集回来收藏、展示,充实丰富新馆展品。三是在经济允许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把全国各收藏的太平天国时期的珍贵文物,复制回来展示。陈列拟分为“前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背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过程”、“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经验和教训”、“后记”等部分,内容包括文物介绍、诸王简介、重要战役场景演示、放映厅等等。陈列方案与新馆建设要同步进行,这样既可以及时布展,发挥新馆作用,又可以防止不必要的房屋改装,以降底房屋造价,节约成本。
2、纪念馆陈列形式
陈列形式由陈列设计专业人员根据陈列内容设计制作;展厅设置钢化玻璃全封闭活动展板展柜,陈列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文物、复制品、文献资料等文物展品,辅之以模型(沙盘)、图表、电脑模型、文字说明、科研成果等。光源以自然光为主,根据特定场景需要适当采用声、光、电等陈列手段表现。
3、纪念馆安防设施
纪念馆安全防范技术、设施以及消防设施与陈列馆同步设计施工,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建设碑廊
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保护规划》要求,建设一座碑廊,将多年来贵港地区出土或征集到与金田起义有关的重要碑刻镶嵌于廊内,供观众参观,既可以起到有效保护文史资料的作用,又可以让观众鉴赏书法艺术,陶冶情操。如条件许可,也可将近年来中央领导、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到金田起义地址参观时留下的题词(墨宝)刻碑镶于其中。再者请当今国内著名的书法家书写太平天国各王的诗词,让著名的雕刻家将之雕刻于石碑上镶嵌于廊内,从而进一步丰富碑廊的展示内容。
(四)绿化犀牛岭
整个金田起义地址的绿化美化工作,按功能的分区不同和保护利用的需要进行不同的绝对化。目前植被以自然状态的松林和杂草灌木丛为主,单调、杂乱,整治绝对化过程中注意介质本地自然特点,不搞成现代园林形式。绿化种植树(草地必须从景观协调性考虑,过多的异质性植物植入会使旅游景区景观失去其独特性和天然性,故在绿化树(草)种选择上尽量选择当地乡土观赏性植物。规划绿化面积19万平方米,植被覆盖率达97%。
(五)清理犀牛潭
犀牛潭原为紫水流经犀牛岭下形成的一个水潭,是当年太平天国起义军藏武器的地方。它的西、北面为农田,东、南面为犀牛岭。由于它周边田地泥沙长期被雨水冲入潭中,致使潭水面积日益减小,杂草人生,部分已经被村民开垦为农田。规划清除潭中淤泥和杂草,在潭边的周围修筑护坡(实施此项目时应注意潭水下是否存在文物),防止泥沙流入潭中,恢复当年场景风貌。
(六)整治演武场
演武场位于犀牛岭中部,是当年太平军操练军队的地方。规划清除那里的杂草灌木丛,新建简易瞭望楼、士兵营房并以群雕形式演示演武场景,以营造演武气氛,旨在体现演武场的历史风貌。
(七)维修营盘
营盘位于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的北端。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保护规划》进行培土夯土墙,植草保持水土;沿夯土墙四周设置低矮钢栅栏围护土墙,以防止游人攀墙践踏;犀牛潭一侧断崖修建挡土墙,以确保营盘土墙的安全。
(八)维修北王韦昌辉故居
太平军起义前夕把总机关设在韦昌辉家中,并在这里开架十二座铁炉秘密进行打造武器。太平军起义北上后,韦昌辉家被清兵烧毁。1987年为纪念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桂平县博物馆在原地址上修建了二进三开间四合院式的韦昌辉故居,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计划根据现存村中同时期古建筑的布局、形式及韦昌辉财主家世的史实和参考1974年广西考古队对其遗址进行科学发掘获得的考古资料进行维修,恢复养鹅池,用蜡像制作十二架打铁炉的场景。利用该建筑举办北王韦昌辉的生平事迹和韦氏家族史展览。
(九)修缮太平军前军指挥部旧址三界庙
太平军前军指挥部旧址三界庙位于金田镇金田街中心处,即今金田镇广场西侧,这里曾几度成为太平军前军指挥所,是一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它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历代均有修葺,二进三开间四合式小院,砖木结构,现存建筑手法和用材均为清代中后期的岭南风格,保存较好,庙内墙上镶嵌有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官府告示、条规等到碑刻26通,是研究当时社会情况的宝贵资料。1994年和2003年国家文物局分期拨款,广西考古工作队对它进行了维修。规划改善的项目:1、修改充实《太平军在新圩》图片展览;2、完善配套消防设施与设备;3、增设服务部,出售或赠送金田起义有关的宣传品、纪念品、工艺品等;4、设置一处小型卫生间以解决观众上厕所难的问题;5、整治周边环境和完善保护措施。
(十)保护修缮古林社
古林社位于紫荆山口,是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进入紫荆山前做苦力工和宣传组织广大劳苦群众“拜上帝”的地方,也是金田起义的重要活动地方。现存有冯云山书馆遗址和曾家祠等民居,开发和保护这一文物景点,可激发人们对人文历史的遐想,可以把冯云山等各王的诗词雕刻挂在书馆内陈列。同时把周边的特色民居进行装修,对古村落进行绿化,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为客家特色餐饮文化和农业观光休闲场所。
(十一)修建风门坳古战场
风门坳是紫荆山南端长约十公里的峡谷,是个最为险要的谷口,也是发源于紫荆山而流至新圩圩(今金田圩)的紫水水口。风门坳与其东南面的犀牛岭前后对峙,是俯览金田联平原制高点,又是交通要道,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曾是太平军与清兵浴血奋战的古战场,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其旁边已经建成金田水电站市库区,昔日的高山峡谷变成了平湖,日夜灌溉和发电,造福一方。这一带已绿树成荫,环境宜人,水库水面宽阔,风光旖旎,屹立着中国第四座丁字形水库石坝,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利于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这里规划绿化,结合太平天国史实,增加一些观众参加性强的项目,如造营地、搭望楼、建雕塑以营造古战场的氛围,模拟太平军与清兵战斗的活动场景(观众参与)。辅以一些游艇、钓鱼等休闲项目。
(十二)修建甘王岭村
甘王岭村位于金田起义地址的西面,背靠紫荆山余脉,这里曾是太平军女兵扎营居住的地方,当时女兵分散住在这一带村庄的民房里。规划修建进村道路,恢复有当地特色的土民房,改造成为旅游住所及地方特色餐饮、农家乐服务区,使其成为能反映太平天国时期民俗风情、制度和礼仪的特色村庄。
(十三)维修傅家寨
傅家寨位于金田镇莫龙村委西南1.5公里莫村屯的北端。莫村的村庄较大,为傅、许、黄三姓人家居住。该寨是清代咸丰年间地主傅济平的一座大庄院,寨的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座东南朝西北,南北长156.48米,占地面积4281.2平方米,原建筑为一座四进三开间的四合式院落,后有一座五层炮楼等,构成一座布局严谨、规模宏伟的庄院。1851年6月太平军据此为前军指挥所,由肖朝贵坐镇指挥,多次打退敌人围攻,为后来的新圩突围创造了有利条件。太平军撤离后,清兵对莫村进行了报复性洗劫,现在傅家寨内留下了不少断墙残垣,是太平天国重要的纪念地。计划按现存墙基进行重修,整治美化寨内环境,将该寨修建为遗址公园。
四、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的主要措施
(一)项目实施步骤
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遗址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应遵循轻重缓急的原则,建议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办法来具体组织实施。
第一期:着手重修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历史纪念馆、举办金田起义历史陈列展示、建设碑廊、绿化犀牛岭等4个项目的实施,所需资金约4500万元,建设周期3年。
第二期:着手维修营盘、整治演武场、清理犀牛岭北王韦昌辉故居等4个项目的实施,约需资金2000万元,建设周期为2年。
第三期:着手修缮太平军前军指挥部旧址三界庙、古林社、风门坳古战场、甘王岭村、傅家寨等5个项目的实施,约需资金2000万元,周期3年。
(二)项目经费筹措:
经测算,完成实施上述13个项目,约需投入经费8500万元人民币。所需经费的筹措途径:一是争取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的支持;二是地方财政支持;三是争取有关基金会的支持;四是争取社会力量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