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容页

著名的“湘军”说法最早是谁提出的?

时间: 2014-10-11   来源:   作者:
  • 中国古代的军队,大致可分为官方军队和民间军队两大类,它们都是在很早前就出现了。民间军队,曾经多数是以创始人、主将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岳家军戚家军杨家将呼家将,等等。只有从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始,才有了以地方来命名的军队,后来就有了什么淮军川军桂军粤军晋军东北军西北军北洋军阀直系奉系皖系鲁系等等。

           狭义的湘军,就是由曾国藩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而创立,先为小规模团练、继为大规模正规军的晚清湖南地方部队,且以湘乡、双峰、衡阳等地子弟居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以后,清朝正规部队八旗军绿营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广义的湘军,还应包括该部在晚清民国时期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的湖南军队,其中有从晚清到民国的湖湘各地各种军阀势力、辛亥元勋、爱国将领,有国民党、共产党、小股独立的湖湘官兵等(甚至还有土匪)。直到何键下台,蒋介石才把湘军改造为半中央军。到1949年,半中央化的湘军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所消灭,湘军的历史方至此终结。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还通俗地把湖南的作家称为文学湘军、湖南卫视和经视的崛起称为电视湘军,以及民歌湘军体育湘军出版湘军足球湘军等等。

           简单地说,湖南湘乡(今双峰)的曾国藩是湘军的创始者和统帅。他将湖南各地团练整合成为湘军,形成书生加山农的独特体制,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的主要军事力量。满清政府虽然对地方汉族武装不信任,但不得不倚重于湘军。曾国藩同时又借助安徽本土力量发展淮军,并培养了淮军首领李鸿章。湘军虽然消灭了太平天国,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战,挽救了清王朝,但是兵权落入汉族,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甚至还深远地影响到了整个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

           那么,湘军这个名字最早是谁提出来的呢?

           唐浩明先生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这部小说的内容其实大部分是符合史实的)上卷第六章《衡州练勇》第一节王錱挂出湘军总营务局,遭到曾国藩的指责里说,当时(应该是在18539月前后)曾国藩在衡州(今衡阳)古城的湘、蒸二水交汇处昔日吴三桂的演武坪操练他的部队,其中主要的带兵训练将官之一王錱(?——1857,字璞山,谥壮武,湖南湘乡人,罗泽南的弟子),擅长书法,年轻气盛,刚开始就在练兵的指挥所祠堂大门旁贴一长条红纸,大书钦命团练大臣曾  统辖湖南湘军总营务局字样,却遭到行事非常谨慎的曾国藩的批评,认为他太过张扬跋扈,会引起朝廷不满的,故不敢用湘军,而只准用湘勇

           曾国藩还有一番分析:“……我们办的是团练,不是军队,怎能自称湘军?这不是在公告大众,要在绿营之外另建军队吗?罗山和你们在湘乡练的勇,人家也只称湘勇。今后,我们这批团丁可自称湘勇,一来湖南简称,二来也可以纪念湘乡练勇的开创之初,但决不能自称湘军。璞山,你有没有想过,这改,将会授人以柄啊!

           “湘勇湘军,一字之差,乍看似乎区别不大,有咬文嚼字的老学究之嫌;但经曾国藩这么一深入分析,便发现问题确实严重。者,不过是一小批人马,朝廷不会担心、有意见;者,那就是一支大部队了,朝廷当然会紧张、警惕的。足见曾国藩的谨慎、清醒,及对文字细节的明智、洞见。

           但这事说明,湘军一名的由来,最先就是由王錱提出来的。

           据小说《曾国藩》中卷第四章《大变之中》第四节王闿运纵谈谋国大计,曾国藩以茶代墨,连书狂妄,狂妄,狂妄’”,其中提到曾国藩与太平军在安庆激战获得胜利、咸丰皇帝驾崩以后(应该是在18619月以后),从热河(今承德)避暑山庄传来上谕,朝廷除了嘉奖和升职曾国藩、曾国荃等人以外,还一改过去成例,直呼湘勇湘军。曾国藩自然非常欣喜,今后咱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叫湘军了。至此,湘军一名遂正式面世。


  • Copyright 2012-2020 www.ggtptg.com AII Reserved 太平天国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桂ICP备17010733号-2
  • 地址:贵港市港北区民主路广电大厦七楼 电话:0775-4599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