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理念 构建新格局
全面推进我区旅游业跨越发展
——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陈 武
(2013年7月3日)
同志们:
今天,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动员部署在新的形势下推动我区旅游业跨越发展工作。刚才,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和彭清华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下面,我主要就重点研究和抓好的几方面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要以新高度、新视野认识旅游业,增强现代旅游发展理念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旅游局等中央部委的指导支持下,我区旅游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全区游客总人数年均增长16.6%,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4%。2012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60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350.27万人;外汇收入12.79亿美元。旅游业已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们要清醒看到,与旅游发达省份相比,与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我区旅游资源开发挖掘不够,旅游精品和高端项目不多,旅游产业规模不大,旅游品牌知名度不响,旅游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我区在现代旅游发展理念和意识上与先进地区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下转第二版)
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首先要树立并增强现代旅游发展理念。
(一)增强产业的理念。旅游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显著特征。旅游六个要素,每个都是一个行业。此外,还间接拉动金融、信息、物流等发展。据研究统计,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带动的产业超过110个。因此,要把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大产业来认识、来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倒逼、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剧烈调整,我区原有的以原材料初级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面临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就必须一手抓现代制造业,一手抓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这对于全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旅游经济又是典型的“低碳”经济。旅游业不直接或很少增加能源消耗,而且具有一定的环境修复功能。在环境倒逼机制下谋求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发展旅游业意义重大,既能促进经济总量做大,又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旅游业还是个消费产业。旅游六要素处处与消费密切相关,抓住旅游这个龙头,就抓住了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环节,对我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二)增强富民的理念。旅游业既是发展工程,又是富民工程,已成为老百姓致富和贫困地区脱贫的重要手段。“一个旅游点致富一个村”、“一个旅游区繁荣一个县”的例子很多。旅游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范围广、层次多,吸纳能力强。发展旅游,要注意围绕富民、就业做工作。特别是对于不少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对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意义重大。
(三)增强文化的理念。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内涵,旅游和文化密切结合能推动旅游业发展提升。要注重对固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找到旅游景区景点的“灵魂”。要注重文化形式与利用,一首歌、一首诗、一本书、一部影视剧都可以是很好的文化载体。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游经济就越发达。
(四)增强创造的理念。发展旅游首先要有天然禀赋,有大自然赐予的独特资源,但简单地停留在资源禀赋上是不够的。一方面,自然景观仍需要打造提升、策划包装;另一方面,为增强旅游吸引力,需要更多的创新、创造,无中生有、创所未有,把旅游资源内涵充分挖掘出来,彰显特色、打造个性、形成品牌。“印象·刘三姐”就是一个创新创造的成功案例,把世界上最经典的山水和壮乡最经典的刘三姐文化高度融合,让游人饱览山水秀色的同时,真切感受到壮乡文化精髓。旅游也是一个创意产业,要综合自然与历史、社会、文化、科技等元素,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景区景点,更多地吸引游客。
(五)增强品牌的理念。在现代旅游营销体系中,品牌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好的旅游品牌是竞争力、文化力、亲和力和吸引力的完美统一。目前全国各省区市都在积极打造旅游品牌,我区也在积极打造“天下风景,美在广西”的旅游品牌,构建山水、滨海、养生等旅游品牌体系。打造一个响亮的旅游品牌,离不开高水平的策划和有效的市场营销,需要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广泛推销、大力宣传;需要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创新营销手段;需要打破地区、部门和企业界限,协调统一,形成合力,建立促销联盟,共同提升旅游整体形象。
(六)增强生态的理念。良好的生态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我区是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区之一,拥有喀斯特地貌、滨海、湖泊、山地、丘陵、森林、湿地等独特的资源。发展旅游要增强生态理念,保护青山绿水,就是保护美丽广西;提升“山清水秀生态美”的优势品牌,就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要以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全面推进我区旅游业跨越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一)明确旅游业跨越发展的目标任务。
首先,战略目标要定位一流。加快建设旅游强区,努力把我区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其次,主要指标要快速增长。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超过450万人次。新增4A级以上景区30个、四星级以上酒店50家,扶持100家营业收入超亿元旅游企业,“十二五”期间全社会旅游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
第三,要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并形成一个龙头,两条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和一批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的发展格局。即以桂林为龙头,“桂林-柳州-来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梧州、贺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两条旅游发展带为骨架,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为核心,南宁、桂林、梧州、北海旅游集散地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围绕构建新格局,规划布局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二)全力打造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第一,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要以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为新的契机,努力打造桂林旅游升级版。一是提升完善和新建一批“王牌”旅游景区景点。重点包括:提升漓江风景区,提升以“三山两洞”为中心的喀斯特风景区,提升“两江四湖”、阳朔十里画廊、靖江王陵、明王城、灵渠古运河历史文化景区等,发展古城游、古街游,策划建设好会仙湿地风景区。二是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依托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等旅游新业态。三是按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通行规则优化旅游服务。利用好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勇于创新、先行先试。四是完善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重点推动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航站楼改造,加快桂林至阳朔公路改造提升,加快建成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枢纽工程。
第二,打造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要全面推进北部湾区域旅游发展,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亚热带滨海度假地和海上运动休闲胜地。一是加快开发建设北海冠头岭-银滩、涠洲岛、钦州三娘湾、防城江山半岛等休闲度假区,全面提升“北部湾度假”的旅游品牌形象。二是按照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引导企业在重点景区景点建设一批四星级、五星级度假酒店,完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设施。三是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开发邮轮、游艇等高端旅游产品,建设面向东盟的邮轮母港和国际邮轮码头以及海上游艇基地。开发海洋休闲、运动、科考、探险、海钓等滨海、近海、远洋旅游产品。四是完善交通、能源、供水、环保等基础设施,特别要加快涠洲岛供电、供水等设施建设。
第三,打造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长寿养生是新兴的高端旅游业态,发展空间极大。近年来,巴马“长寿养生”在全国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目前刚刚起步,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高标准、高起点加快编制和实施《广西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加快开展重点区域、重点景区的控规和详规工作。二是依托盘阳河流域发展长寿养生旅游,抓好旅游扶贫,发展现代农家乐,提升农家乐住宿、餐饮、卫生、环保设施和服务条件。三是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建设一批养生精品项目,打响“长寿圣地、养生天堂”世界级品牌。四是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整合好、开发好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改变区域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
(三)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旅游。我区旅游资源形态丰富,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发展。现阶段重点发展边关揽胜、民族风情、红色旅游和现代娱乐休闲旅游,分期分批创建20个左右的特色旅游名县(市),打造特色精品线路,建立比较完整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和品牌体系。
要依托边境山水风光、边关风情和跨国特色,利用凭祥、东兴、龙州、靖西等重点口岸通关便利条件,打造“中越边关揽胜游”精品线路,加快沿线景区(点)开发建设,促进边关揽胜旅游提速发展。要加快推进《2011-2015广西红色旅游发展纲要》和《广西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完善百色、河池、桂林、龙州“四大红色旅游基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推动红色旅游加快发展。要以刘三姐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作为特色旅游品牌,重点打造桂林-龙胜-三江-融水-罗城-宜州-柳州少数民族风情游精品线路。要适应旅游消费升级和城市建设发展,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运营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旅游综合体项目,促进现代娱乐休闲旅游发展。
(四)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规划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努力做到“四融合”、“四统一”。
“四融合”就是推动旅游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推进旅游与产业发展融合。结合“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创建工作。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工业博物馆,保护和建设旧工业矿区、加工工艺、加工流程等成为新的旅游景点景区。二是推进旅游与城镇化融合。结合旧城改造,建设旅游特色街区,旧城老区修旧如旧,既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又能成为很有城市特色的旅游景区。要注重特色,把民族文化的特色彰显出来。三是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深入挖掘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开放文化、节庆文化等资源,打造文化旅游共生体,提升民族特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四是推进旅游与扶贫开发融合。把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
“四统一”就是在旅游规划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在开发中加强保护。二是坚持高端与中低端开发相统一。高品位、高起点培育高端旅游市场,发展高层次消费,提高旅游产业效益;根据大众需求开发中低端旅游项目,完善功能、丰富内涵。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统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市场互动的发展格局。四是坚持旅游景区景点开发与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相统一。合理布局、开发建设特色旅游纪念品、品牌商品购物中心,开发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努力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和产品体系。
三、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旅游发展新突破
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是我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各级各相关部门要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旅游项目,促进旅游业的新突破、大发展。
(一)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按照“互联互通、快捷进出”的原则,加快完善高速交通体系。公路方面,推动百色经巴马至河池的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建设,对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实施沥青罩面和扩宽改造等。铁路方面,重点加快沿海高铁、湘桂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等建设,尽快使广西高铁纳入全国高铁路网。机场方面,重点加快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改扩建,加紧规划、逐步建设一批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等。水路方面,推进北海等邮轮游艇码头建设,加快西江航运、水库、湖泊等水上旅游交通设施建设。
(二)加快重大旅游精品项目建设。要全力打造一批重大景点景区项目。主要包括建设桂林会仙国家湿地公园、盘阳河长寿养生景区等一批山水生态景区景点项目;建设南宁中国-东盟实景创意乐园、柳州国际奇石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旅游文化演艺体育项目;建设南宁龙象谷国际旅游度假区、梧州苍海旅游度假区等一批现代休闲娱乐项目;建设桂平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东兰县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一批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崇左凭祥友谊关、靖西峡谷群等一批边关揽胜项目。要改造提升漓江5A景区、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贺州姑婆山和黄姚古镇、百色大石围天坑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
(三)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主要旅游目的地、主要旅游线路和旅游景点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服务中心、医疗卫生保障、污水垃圾处理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重点推进桂林、南宁、梧州、北海等市和巴马、金秀、大新、凭祥、东兴、靖西等重点县(自治县)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加快盘阳河流域旅游污水处理工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和旅游电子商务建设。
(四)引导企业加快旅游星级宾馆饭店建设。有条件的设区市和重点旅游县要支持引进企业加快星级饭店特别是五星级酒店的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酒店管理公司,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运营质量。
四、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形成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旅游业是国际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只有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调整变化,积极改革创新,才可能实现加快发展。
(一)创新旅游项目建设投融资机制。要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依靠市场机制筹措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旅游重大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精品项目上,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支持,激发社会积极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竞争,从中优选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积极探索以特许权、经营权、景区门票质押担保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支持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采取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大资源开发经营相结合的模式,投资、建设、经营重大旅游设施和资源。支持和鼓励企业用好银行贷款、开展融资租赁、发行企业债券,通过合作建设、BT、BOT等模式引导社会资金、保险资金参与旅游项目建设。
(二)推进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吸收借鉴其他省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我区实际,组建自治区旅游发展综合性管理机构,将单一部门的行业管理转变成多部门协调的综合管理,解决旅游业管理条块分割、职能交叉、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提高旅游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建立完善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形式多样的旅游行业协会。鼓励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作用,参与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特别要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推进诚信旅游,加强旅游行风和软环境建设。
(四)深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要深化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除文物保护单位外,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要推进景区门票管理制度改革,实现旅游产业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
(五)推进旅游企业组织创新。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牵头进行整合,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进一步壮大实力,培育一批规模化经营、集约化发展的旅游企业,进一步放宽旅游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引导国内外旅行社特别是大型旅行社集团在我区设立分社。要培养、引进一大批高层次旅游人才特别是企业经营人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六)完善旅游开放合作机制。完善国际区域合作机制,推进与东盟各国旅游合作,促进建立无障碍旅游区。鼓励区内企业与国际旅游企业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加快旅游企业与国际接轨。加大与国内重点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对接与联动,扩大与国内旅游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我区旅游的知名度和区域影响力。
五、要以完善和落实政策为保障,为旅游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自治区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在财税、投融资、土地、产业融合、富民等方面制定了新的旅游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旅游业跨越发展的政策环境,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
(一)财税政策。各级财政逐年不断加大对旅游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支持重点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对A级景区、星级乡村旅游景区等给予奖励。对享受西部鼓励优惠政策的旅游企业,免征属于地方分享的企业所得税。
(二)土地政策。重点保障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的旅游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国际旅游目的地重大旅游项目用地,对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发展乡村旅游用地给予支持。
(三)产业融合政策。积极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大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演艺旅游、休闲农业、工业旅游和康体旅游。
(四)旅游富民政策。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的农民通过发展旅游尽快脱贫致富。
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并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落实意见,真正用足、用活、用好这些政策,使之充分发挥促进旅游发展的良好作用。
同志们,我区旅游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前景广阔,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齐心协力、开拓创新,奋力推动全区旅游业跨越发展,为加快富民强桂新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