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和曾国藩是分不开的。湘军成就了曾国藩,但是曾国藩也让湘军闻名于中国。
1852年,曾国藩已经是吏部左侍郎,官职类似于今天的中组部副部长。当年6月,曾国藩被派往江西乡试担任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回到湖南老家丁忧。
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当年11月,清政府命令曾国藩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曾国藩凭借自己在老家的人际关系,在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
曾国藩组建湘军,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制定了“兵由将招”的招募制度。为曾国藩当幕僚达20年之久的王定安在《湘军记》一书中有记述:“帅立军,拣统领一人,檄募若干营。统领自拣营官,营官拣哨官,以次下之,帅不为制。一军之权全付统领,大帅不为遥制;一营之权全付营官,统领不为遥制。故一营之中,指臂相联,弁勇视营哨,营哨视统领,统领视大帅,皆如子弟之事父兄焉。或帅欲易统领,则并其军撤之,而令新统领自拣营官如前制。或即其地募其人,分别汰留,遂成新军,不相沿袭也。”也就是说,湘军的招募不是统一征招,而是大将选小将,小将选士兵,就像发展线人一样组建军队,线在人在,线断人去。故王闿运说湘军:“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
这招是太狠了,怪不得湘军的战斗力极强。
曾国藩的这支湘军,培养出了大量近代史名人,比如曾国荃,左宗棠、李续宾、罗泽南、彭玉麟、郭嵩焘、李鸿章、刘坤一等等人物,成为晚清历史的显赫人物,后来的洋务运动也主要由湘军人物一手发起。此外,左宗棠因为收复新疆的壮举,更是被誉为民族英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和李鸿章被史学界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
太平天国消灭不久,曾国藩向朝廷表忠心, 说自己没有打算手握一支庞大的私人武装,决定裁员。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 湘军赖以生存的后方基地湖南财力匮竭,无钱养兵,必然导致士兵索饷哗变、扰民乱世,曾国藩好不容易积累的政治地位必然难保。第二,湘军受哥老会多年浸淫,已经严重黑社会化,弊病重重,难堪重用。在这种情况下,“裁一勇即节一勇之靡费,亦即销无穷之后患”。
1866年,曾国藩写信给朋友陈鼐说:“幸鄙人见机尚早……两年间,湘勇遣撤将毕,幸全体面,差强人意。否则变端尚多,岂仅微防之闹,成部之叛哉!”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在客观上形成了功成身退、避免疑忌的效果,受到清廷赞赏,收获了“立功、立德、立言”的圆满人生。
曾国藩死后,湘军逐渐缺少了灵魂人物,逐渐势弱。另外,在曾国藩指示下由李鸿章组建的“淮军”崛起,慢慢的已经盖过了湘军的势头。
后来, 湘军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军队裁撤,还有一部分留驻各地成为防军,并逐步取代原有的八旗、绿营而成为清朝的常制军队。
曾国藩募兵的时候,最开始是以贫苦山区的年轻小伙子为主,但是有很多地痞流氓加入进来,逐步受哥老会影响。所以,湘军裁撤下来的兵丁,大多成为土匪,占山为王。但是,还有一些人成为抗击清军的重要力量。比如说,辛亥革命爆发的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哥老会就是抗击清军的重要力量,对保路成功起到关键作用。又譬如民国时期,哥老会在川内迅速繁衍,大军阀刘文辉就是袍哥头目,邓锡侯、刘湘、杨森等军阀中,哥老会占绝大多数。
有统计称,川军总数中,参加袍哥的占60%。军队黑社会化造成军阀混战,四川连年动荡不安,从1921年至1933年,四川发生了大小战争479次,平均每年达20次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以湘军为班底的土匪还存在,解放军开始剿匪,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将土匪剿灭。与这些人相比,以湘军为班底的部队,大部分在1949年前被解放军消灭殆尽,但是有些人外逃了。
1949年,陈明仁和其醴陵老乡程潜宣布起义,可是这只具有湘军血统的一兵团大部分官兵听到起义公告后立即南逃 ,并选长沙人黄杰为兵团司令,其它主要指挥官熊新民、蒋伏生、何竹本等也为湖南籍。 在损失大半人员后,这支主要是湖南人的部队最终逃到了越南境内,2万多湖南人(军人和家属)和一些两广的残余武装共3万多人被法国人关押在越南的集中营里。
该部人员在放下武器后,被法军送到富国岛、金兰湾等地监视驻扎。在铁丝网内,部队仍然维持一兵团的建制,他们依旧出操唱歌。除了垦荒之外,他们办报纸、办剧社,一些幸存的学生还组建了流亡学校,没有教材,仅存的一本《古文观止》被每人抄写一遍后成为课本。关于这部分的历史,湖南籍作家龙应台有相关的描述。
在被关押官兵一场声势浩大的绝食行动之后,法国政府决定将这些流亡者送到台湾。这支以湖南人为主的民国部队完成了最后的使命。最后的湘军消失了,在海峡那边,从此多了一大批离乡的湖南人和他们的后裔。